清華情歌 鋼琴獨奏版

原本希望周六下午就可以解決的,結果拖到現在了

或在StreetVoice
首次嘗試鋼琴編曲,缺點是雖然已經是C大調了,但是我自己彈不出來
詳細的心得..可能沒空打了 T_T

譜和MID檔http://www.box.net/rssdownload/153259064/thLoveSong.zip
MP3:下載


去年九月亂彈的:下載
2003年的吉他彈唱版(唱腔有點造作):http://www.rockacola.com/music/song.asp?song_no=39124


相關連結
清華情歌:http://0rz.tw/583Yp
坐在清華看星星:http://0rz.tw/ea3Zn
相思湖的水:http://0rz.tw/e841S
......
... read more

以共同下屬和弦轉調

昨天被神探刺激之後,剛剛算的頭昏腦脹地推導出來的,還沒在樂器上嘗試

使用兩個調之間相同的下屬和弦來轉調
由於該和絃在兩個調中具相同功能,是以尚能符合緊張感上的期待
且由於是下屬和弦,後面加上個屬和弦之後,想進入該主音的大調或小調也都可
若要轉進其他調式的話,我不會..

本文僅列舉"完全相同"(含同音異名)的部份,暫不考慮其他變化半音

據下屬功能之和弦有:

bII (Neapolitan), ii, II (V/V), iio (減和弦)
IV, iv, bVI (Ger+6), bVII, viio (減和弦)
注意ii、II、bVI可再加上小七度音
另外bVII好像其實不會直接接V(原因不明)

由於許多和弦本身已是他調代用,故使用時可能要考慮轉位

比較簡單的手法是將音級4放在bass,不過我不知道27和b67是否適用


是以若將C大調的每個下屬和弦當作另一個調的某級數來看的話..

b2: II/B,   IV/Ab,  bVI/F,   bVII/Eb
2: bII/Db, iv/A, bVI7/F#, bVII/E, viio/Eb
4: bII/E, ii/Eb, bVI/A, bVII/G
b6: bII/G, II7/Gb, IV/Eb, bVII/Bb
b7: bII/A, II/Ab, IV/F, bVI/D
7: iio/a
(上表中,首行的意思為C大調的bII可當作B調的II,餘類推)


轉換一下,要從C調轉到其他調的方法數:
Db: 1
D: 1
Eb: 4
E: 2
F: 2
F#: 2 (別忘了等音的Gb)
G: 2
Ab: 2
A: 4
Bb: 1
B: 1
(本來是想要把"轉到各調的方法"全列出來,不過懶的排版了XD)

當然這數字只是使用本方法轉調的數據
除了不一定要用此法轉調之外,下屬功能的和弦應該還有很多
(其實是想要把 iiø7 和viio7拿來玩的,不過之前試的時候都不太順)

---
昨天彈【天空之城】的時候發現轉到關係小調的五級調區其實就是轉到3級了
有靈感的話來玩玩用關係調轉調的方式..cc......
... read more

音樂的感覺

作者: kong (Life of Music) 看板: P_LifeOMusic
標題: [音樂] 感覺
時間: Wed Apr 2 01:24:49 2008

看完高甲戲之後跑去數音社窩逛
雖然知道這種人的存在,卻是第一次遇到
李昌昱(不是李昌鈺)的sense也太好了吧
完全不知道和聲進行理論卻可以很自在的轉調

我這種半吊子的理論派一整個是無地自容呀
用了一個我沒見過的方式轉到b6的調上

chord:  C   Db/F      Eb   Ab
C key: I N6(bII6)
Ab key: IV6 V I

而且他是在沒有主旋律的地方放分散和弦
所以Db/F的低音打下去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很正常
等到正想要去感覺他跟Fm有什麼不同的時候就已經轉過去了

雖然打文章的時候發現Db/F可以從"在兩個調中都具S的功能"來解,不過用單一分析法去斷言的話還是會有盲點

在這之後還露了一手Cm轉到Eb,雖然這個本來就很容易轉
不過他還是用了我沒能直接看穿的方法...orz
可惡,下次遇到他在彈琴時要去坐他旁邊盯著看
不過其實跟他一整個不熟的說....

這個刺激來的很是時候
不過我還是對於跳脫已知樂理的框框很沒把握
而且總是會找藉口說是因為對鍵盤不熟
...上學期弄Max的自動做曲時也是這樣

雖然好像可以在非調性音樂上開發自己的sense
卻也對於這樣的路沒有把握

---
話說蕭C以為我讀的是清大音樂所......
... read more

[戲劇] 高文舉

http://news.artscenter.nctu.edu.tw/epaper/962/0401/20080401.htm
(話說這學期這種頁面也直接放海報圖檔了..)

南管新錦珠劇團在交大演藝廳的的精簡版本
一些大瑕疵導致很有野台戲的感覺
(像是好像沒順過稿的字幕機操控人員,還有毫不遮掩的場佈動作)
不過原本以為十分鐘就會走人的我還是把它看完了

話說大陸好像有另一劇名叫做【珍珠記】,元配名為王金真

很少看戲,更少看到劇情上平易近人的現場演出
所以以下應該會有很多原本就很正常,只是我在大驚小怪的事

周婆和張千的戲份被跳過
張千就算了,直覺上周婆是很重要的角色
雖然說官差是角色互動中必要的角色,故省不得
但是他們還是保留了手下們和李直那與主線劇情幾乎無關的互動
.其實可以解釋為讓那兩姐妹有表演的經驗

演手下的那兩姐妹因為未成年,所以很得觀眾的胃口
特別是大家都很快的意識到其中一人不小心把眼鏡帶上台的時候

完全不了解為何主角於前後場要由不同人來演
直覺上應該不是換裝的問題
另外話說"便服喬裝"用的服裝比狀元服好看多了,是件白衣
不曉得薛平貴騎的白馬是不是也有顏色上的影射(畢竟白馬跟素衣實在不搭)

家婆的戲份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那演員比較大牌,特別的多
她的唱詞幾乎句句都押韻

每段唱詞好像都有一種格式存在
會加上一些括弧的詞如:不女、四空北、疊、接疊、不良心意、升堂、將水、慢頭...
未查,不過猜測是如古詩詞配上某些既有曲調或表演組合
("不良心意"和"升堂"還蠻容易了解的)

鋪陳笑點的時候節奏會比較強
而且唱詞會有明顯押韻
ex: 眼皮皮皮剉 不是殺就是剮
ex: 我苦 我無依無靠 (河洛話說起來根本就同音)

其實編劇上是有在吊觀眾胃口的(可是我現在想不到什麼例子)
雖然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不過還是會先圓個場或是岔個題再往下走
笑點的重覆使用對第一次看這種劇的我來說還算不錯

重點其實在第二句的對句,會反倒重複不重要的第一句,這點我很驚訝
ex: 酒逢知己千杯少 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不投機半句多
(前面還有一句不錯的,不過忘了記下...)

表示強烈語氣時,會重複句末詞語
並在每個字都配上梆子,以固定時間間隔的方式複頌該詞語中的字
這點在西洋戲劇中似乎沒有

雖是古裝劇,不過有個用詞卻很犀利:賊賤婢
出現了不下廿次吧..

音樂的部份沒聽出什麼來,雖然有嘗試注意去聽
擊樂和管弦樂是分開坐的,用了鋼琴椅來當放樂器的地方
梆子和竹板是同一個人打,竹板有些多餘動作很詭異
嗩吶會帶著演唱的旋律但是又不盡相同
另外有個短音的撥弦樂器(應該是琵琶但沒看到)會以tremolo的方式跟著嗩吶跑曲調
看這種有樂團的劇的時候總是覺得這些樂師很委屈

觀眾的反應還算ok,雖然好像有十來個是被抓過去捧場的
不下三次的聽到從觀眾席傳來跟角色一起哼唱的聲音
這也更讓我對前段"既有曲調"的論調更有信心 :D
另外坐我前面的那位拿著Walkman在錄音..他應該不是要做磁帶音樂

節目單是一張對折的A4,非常的簡陋
不過封面用了黑色以外的顏色,這點倒是很奢侈
看起來兩面是在不同台機器印的

承上篇,這樣的分析還是會有很多盲點......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