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引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引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上帝不科學?

網路上這篇愛因斯坦反駁老教授「信耶穌不合科學」的文,其實論述方式有誤,簡述如下:
......
... read more

真愛聯盟影片的後續回應

一位署名流河旱樹的網友在我的〈性教慾〉一文中留言,我不知道為何沒出現在網頁上,但仍在此予以回應。

第一點

Kong
一個教育不能老是倡導「尊重」,也必須包含「自我認同」,所以「引導學生發展多元情慾」是一個必需的教育內容。
質疑
為什麼引導學生發展多元情慾是一個"必須"的教育內容??
回應
教育要引導學生認識、了解自己,並發展自己的每一面向。這之中應當包括情慾的部分(因為情慾是人生中必定會面臨的),而情慾的面相是多元的,或許應該說:教育應當引導學生發展自己的情慾。

第二點

聯盟
質疑一 喜歡和同性相處=同性戀?

翻開國小的教材專書《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 裡頭的漫畫描述一個男同性戀者 如何在小學階段就確定自己的性傾向。 因為主角喜歡和同性別的同學一起工作、吃飯、玩耍、同歡笑、同悲傷, 並且對異性沒有感覺,長大後自然地成為同性戀者。

然而這樣簡化的敘述,經過國小孩童的認知理解後, 難免誤導孩子認為:只要喜歡和同性別的同學在一起,就可能是同性戀。

質疑
我覺得這樣子真的很"簡化"阿!! 你要如何在"小學時"就確定自己是同性戀者?? 小學大部分都是同性玩在一起 小學生看到漫畫 也會覺得自己"目前"對異性沒有感覺 跟漫畫中的主角一樣 他不應該用小學時 也沒有加入有些人即使小時候跟同性較好 長大後也發展成異性戀 反而只說到同性戀的部分 就變得比較像是單方面的說詞
回應
這題牽涉的面相有點多,我不確定是否能講清楚:

首先是教材內容的部分。《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66頁,該主角是「國中」時發現自己「對異性不感興趣,可是卻對同性很好奇(心跳加速)」跟別人不同,並非如聯盟所說「在小學階段就確定自己的性傾向」。

至於聯盟認為教材「誤導」的部分,也已如我原文所說:既然「只要是人,就可能是同性戀」這個命題正確,那麼「只要喜歡和同性別的同學在一起,就可能是同性戀」這個命題就也無須討論。

目前通說認為:性傾向是流動的,所以根本不是「小學時」能不能確定的問題,而是我們從生到死也許都沒能「確定」。也許應該用「『覺得』現階段的自己如何」來描述過往所使用的「確定」一詞。

至於您說教材沒有提到「小時候跟同性較好,長大後也發展成異性戀」,我則認為:即使單就漫畫而言也有一句「我感覺到自己跟別人不同」,而該句是可以衍伸成「異性戀仍占多數」來解釋。另外,該書設定的讀者是教師,且該漫畫只是作為後續文章的引導,並沒有在每一頁都強調「別忘了異性戀」的必要。而「像是單方面的說詞」這部分我則認同,但那是因為該章節(65至91頁)的標題正是「同志教育」。

第三點

Kong
這樣的「現象」是人類生理上使然,還是「過往」的社會結構造成的?如果答案是後者,就必須再說明為何要照既有的社會現象而不進步。
質疑
我有點不懂最後一句 是指不"再"進步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 我想請問現在的社會到底有那裡不再進步的??
回應
「進步」是主觀價值判斷。對廢死論者來說,台灣又繼續執行死刑,就是一種退步。

其實我當時對聯盟的質疑有點偏離焦點,應該要問的是「為何『同性密友期』不能教同性戀?」不過現在已知「同性密友期」是杜撰的偽科學,這部分就沒甚麼深究的必要了。

第四點

聯盟
教材中提到,父權體制下的性別定義已消失, 婚姻也不再侷限於一男一女的構成,可以是男生跟男生、女生跟女生, 跳脫傳統兩性組成家庭的框架。
質疑
我是沒看過全部的東西 老實說我看的就只有你這篇文章而已 可是上述所講的 跟同不同性戀或者是什麼多元情慾都沒有關係啊??
回應
我不知道您所謂「上述」指的是甚麼。

第五點

聯盟
這些教材試圖告訴學生: 人人都可追求自己的自由、權利, 包括婚姻和情慾的表達方式, 不必在意其他人。
質疑
不必在意他人這句就有不對了吧@@!!
回應
其實教材沒有那一句,那是聯盟自己做的結論。

即使教材真有那一句好了,我也不覺得需要成為眾矢之的。除了是因為該書並不是直接給學生看之外,正如我於原文所說,「自由以不影響他人的自由為前提」這種比性別教育更基本的原則,本來就應該提到--只是不一定會出現在每一本教科書/教學手冊。

第六點

Kong
畢竟教材只是在「介紹」這些意見,並沒有說「他們才是真理」。
質疑
就我的認知 "教"材就是在教導教育的 如果要用介紹的話 我覺得不應該使用教材這兩個字 況且教案是對全師生的 介紹通常是比較有興趣的才會去翻閱
回應
是聯盟將之稱為「教材」的,據說這種「誤稱」是聯盟的奧步之一。

《認識同志》是「教育資源手冊」;《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從書名以觀即可知並非給學生看的,教育部對之的定位為「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教材專書」。

另外,我不同意您所說「介紹通常是比較有興趣的才會去翻閱」,原因不外乎對於「要如何有興趣」的質疑,還有那樣可能會得出「我沒有義務學英文」的結論。(「英文」只是拿來舉例,請替換成您曾聽過的被討厭的必修學科)

第七點

Kong
承前所述,這份教材既然未脫離「尊重多元」和「尋找自我認同」的中心目標,就沒有背離社會共識。
質疑
有沒有尊重多元跟尋找自我認同是很主觀的 你要如何證明?? 總不能直接拿教材證明吧!! 教材上當然自己這樣寫啊!!
回應
您都說是「主觀」了,我又怎麼可能證明?

另外,為何是我要負舉證責任?

第八點

Kong
教材並沒有把性別多元化、模糊化,而是性別本來就是多元、模糊而不確定。
質疑
性別本來就是多元化?? 這是很主觀的認定吧!! 以DNA來說XY就是男性 XX就是女性 真的有本來就多元化嗎??
回應
既用到「主觀」一詞,又提到DNA這種客觀的東西,讓我不知您對「性別」一詞的認定為何了。另外您是不是忘了陰陽人?

「性別」一詞並非僅指涉生理性別,「性別平等教育法」與「性別工作平等法」中即亦有涉及性向的部分,請參閱性別光譜以及「性/別」的命名。(並請注意,前述兩個法律「平等」二字的位置是不同的,引用時要小心。)

第九點

Kong
就應該尊重並且介紹「無情感基礎的性關係」。
質疑
這句話我有點不懂 是鼓勵一夜情嗎@@??
回應
介紹不代表鼓勵,這已如前述。教材並沒有提到「無情感基礎的性關係」,而是聯盟似乎主張「『一定』要有『成熟』的情感基礎才能有性關係」。

第十點

Kong
除非真愛聯盟覺得同志婚姻不應該合法,否則一個"應該"合法的東西,沒有理由不能放在教育中討論。
質疑
什麼是"應該"合法的東西?? 抽大麻應該合法嗎?? 國外就合法啊!! 我覺得"目前"還沒有合法的東西 不應該放在"教育"中 你可以在其他地方討論 但不一定適合在教育中 或者是較年輕的孩童身上
回應

「我」認為抽大麻應該合法,但這並非現在的社會共識,所以他不是我所謂的「應該合法」的東西。看樣子我該改用比較嚴謹的描述:「一個『大多數人理性上覺得應該合法』的東西」。

至於我敢說同性婚姻是「大多數人理性上」覺得應該合法的東西,是因為「我不歧視同性戀,但我覺得他們沒有結婚的權利」這句話非常荒謬。

您用了「不一定」,就表示您也未能證明這並不適合。即使假設這種合適性是主觀判斷,而如前述乃「無從證明」之事,也只能得出「會有對立的意見」這個現象。

回到「未合法但可以討論」的命題,您應該不會否認,「安樂死」這個人生任何階段都可能面臨的題目,會有人(即使不是大多數人)認為可以放在中小學裏頭提。

第十一點

Kong
你看到甚麼?性權不是人權嗎?
質疑
性權只是人權的一小部分
回應
該標語是故意以語意上的瑕疵引起注意,但其實並不會造成任何誤解,閱聽者會自動理解成您所言。

第十二點

聯盟
「怎樣做愛不會痛,老師請你教教我」老師你教不教?
Kong
這根本就本末倒置!用自己不會教的東西來反對教案,但這確實是該教的東西啊!古希臘的師生就要教性交呢。
質疑
不會教跟反對教案也是兩回事吧!! 我是沒看過教案啦!! 還是教案裡面有教?? 不然老師不會教的話該怎麼辦?? 古代人也教地球是平的 現在還在教嗎?? 你這樣也是錯誤連結
回應

聯盟影片的該部分,乃在訴求「不應讓孩子參加同志遊行,但教案卻鼓勵之」,是以我假設其所表示者均為反對同遊之理由,誤植為「反對教案」是我的疏失。

我沒看到教學綱要裡說「要教姿勢」,不過保險套和潤滑液倒是有提到。「老師不會教」並不是教綱的「錯誤」,儘管我不反對您說這是「疏漏」,不過那似乎會是教育訓練的問題,也就是教師應該要會教--至少每個學校都該有人會教。我們不需要教到老漢推車和火車便當,但「陰莖勃起後戴上保險套、抹上潤滑液後再緩慢插入陰道」這種話總得有人要說。

「地球是平的」這已被證實錯誤,但「性交」沒有錯誤。另外,我沒有說「古希臘的師生要教,所以我們要教」,那只是個例子。

第十三點

Kong
如果不是要聽到不同的聲音,何必參加遊行?而這種聲音又為什麼必須符合你的期待?
質疑
你確定有多少人是為了聽到不同的聲音??還是只是好奇??
回應
這是在「教材鼓勵學生參加同志遊行」的脈絡下寫的,請理解為「如果不是要他們聽到不同的聲音,何必鼓勵孩子們參加遊行?」另外,因好奇而去也沒有不對。

第十四點

Kong
既然要教,就得在義務教育中教。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念高中大學,而我們甚至還沒討論中輟生。
質疑
那微積分教不教?? 國小會懂嗎?? 有些東西當然要教啊!! 可是時機要對啊!! 你想要問什麼是對的時機嗎?? 那就先回答性別為什麼原本就是多元化的?? 如果你今天想去台北 請問你該怎麼去?? 你應該要先知道你在哪裡吧!! 你在國外要坐飛機 在台中可能就坐火車 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在哪裡的話 那要怎麼去?? 國小或許對自己的身體都還不是很了解 又或者是對喜歡~愛那些感覺都還很不懂 你就要他們去學習一些較複雜的課題 我指的包括同性之間跟異性之間(或者是其他更複雜的) 所以我不認為國小是一個好的時機教導他們那些 國中的話 我也不是教育專家 我想這需要很多的研究以後才能定論的
回應

微積分不是生活所必需,但性別是。另外,您沒有解決「國中不教何時教」的困境。

我沒參透為何您認為「需先回答性別為什麼原本就是多元化的」才能夠問「什麼是對的時機」。

也完全不了解您為何提到「去台北」,但邏輯上來說,我可以找個也要去台北的人(或是請一個人帶我去台北),跟著他就好了,不需要知道自己在何處。

感謝您承認自己不是教育專家,因為已經很多研究顯示性別是可以國小或更早教的。如果您要說「那些大多都是國外研究,在我國不一定適合」,那我就只能繼續推得「再多的研究都不夠用,因為每個世代都在變化」。

第十五點

Kong
我拜託您用理性關心台灣的下一代。
質疑
我想這只是你的發洩用語 因為沒有人可以做到真正理性
回應
那句話是期盼大家都能知道自己說的話究竟是理性的還是主觀的,請參閱〈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我試著努力區分理性跟主觀的部分,所以即使我個人認為「就算高中也是義務教育,性交也得在國中教」,於本次議題的討論中,也僅是採取「義務教育中應塞入所有該教之事」、「義務教育僅有九年」和「並非多數家長都對性交有足夠認知,所以性交必須放入學校教育」的原則去推導出「國中非得教性交不可」的結論。

第十六點

質疑
請問有教案的全文嗎?? 我有點了關於該聯盟,另有文章可見此。跟相關連結 只是都沒有 我也不想只看單方面來做評論 所以有些我自己也覺得很難講
回應

我一開始的確沒有附上聯盟所抨擊的那幾本書的連結,不過後來在加上「拜託您用理性關心台灣的下一代」那句時也一併放入了,看樣子您沒注意到。請上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下載《認識同志》和《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

......
... read more

〈我是娘砲運動員〉協同意見

註1:「協同意見」意旨「贊同結論,但理由不同或是有其他補充」,原為大法官對於釋字解釋的補充,敝人於此援用。

註2:時間不甚充裕,且敝人文筆欠佳,語句可能不順或有疏漏,甚至邏輯錯誤,尚祈不吝指教。

本文是Seven那篇〈我是娘砲運動員〉的觀後感。

應該是兩年前的梅竹賽,其實我也發過類似的文章,不過並不是單純針對性別。但剛剛沒找到XD

攻擊對方時,常見的做法是「社會通念認為那樣是弱勢,那麼就把對手貼上那個弱勢的標籤。」
但如果哪天教練罵「你是殘障嗎,Chance球也可以漏接!?」就也能告他歧視(而不是侮辱),是不是又過了頭?
可能你會覺得「不會到那麼誇張」,但應該也不會否認:十幾年前罵人男人婆,被認為與社會脫節的會是那個男人婆,而不是罵人的那個人

也許這又會繞回「自由的界線」那個老問題
不過我想說的是:當我們找到了理由去反對情感上不認同的東西,並也承認別人也可以這樣做時,是不是真的期待那個人人在公開場合都捉襟見肘的社會?那個社會會不會像我們(小時候)討厭大人老是一堆場面話類似?(即使我們想宣揚的「禮教」是基於平等而不是基於階級)
......
... read more

譚崔路上 人妻性冒險

蘋果日報2010-07-28人間異語(因應AdSense計劃政策,僅採部分節錄)

在德國,譚崔是透過身體接觸來到性,進入超意識跟愛。

我們的意識擴展受限在社會、家庭給我們的框框裡......後來我被帶回過去,想起兒時被性侵,終於了解,為何我跟先生做愛時非常痛,我只是應付了事,完全沒有愉悅感。

我第一次一夜情是到加拿大上能量學校,他是老師,一直邀請我,可是我覺得性很髒很噁心,但他一再邀約,讓我看到內在的渴望,我問自己要不要擴展這經驗,讓身體有新的可能?......先生一聽很生氣:「你老師是邪魔歪道,教你吃葷,又教你跟別的男人有一夜情。」

先生說,若我再去上課就別回來了,我還是去了,3天後回家,很怕要簽離婚協議書,結果先生竟把晚餐準備好。他說他跑去質問帶我去上奧修課的朋友,到底帶我上什麼課,不僅吃葷還一夜情?同學對他說:「如果這時你接到航空公司說,你太太死於空難,你會怎麼感受?還是你太太活生生回來,很誠實呈現她自己,還是你的妻子、孩子的媽?」先生走出來,我們更親密。

......
... read more

豪宅內八人行 樂享開放性關係

轉載自[2010年04月13日蘋果日報,記者許家峻採訪整理

Q:你們8個何時開始同居,進行開放性關係?

我和Peter交往7年,兩人都在讀博士;Bruce是sales,養了沒工作的Jerry;Hom是建築設計師,跟Eric交往10幾年,感情穩定;內科醫師Kevin跟做傳媒的Paul是一對。我們8人會有同住公寓的構想,起先是來自Hom、Bruce跟Kevin,他們3人是舊識,行事生活態度都很西化,加上經濟無虞,我們4對就買了同層4戶,進行Open Relationship。

我、Hom和Paul都曾到美國念書,觀念受到的衝擊多,對Open Relationship也有較正向的認同。我在國外念書期間,性生活非常豐富,對象一天到晚在update,西方人是這樣,只要跟你看對眼、聊得來就上床,不喜歡拖泥帶水,把打砲當成是吃頓簡餐,拒絕複雜又要等很久的料理。

回台灣我們8人決定用這種方式生活。平日同聚機會不多,性關係是自由選擇,我們跟平常人一樣上班,下班各自回家,我若想約Bruce,Bruce當晚就到我家住,Peter就去睡Jerry那;Hom若約Peter,我就得去和Eric作伴。

我們8個用1對1,沒有多P,我們怕得性病,固定才能享有安全性關係。每天要不花錢找人做愛,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找對象喬時間約地點,都要計劃,改成這種8人關係,反而獲得另一種享受。以我來說,這種型態才能滿足我的慾望,傳統的一夫一妻太偉大,很難遵從的禮教。

Q:這種多重性關係,會不會因為延伸出更深的情感,破壞平衡?

假如我愛我的伴侶,會希望他去做他想做的事,這種想法是超越傳統關係之上的。我們用藥助性,享受身體刺激;也用情趣商品,獲得新奇。我們8人都把性看得很簡單,有愛才有性的說法,我們覺得是bullshit。

記得我剛回台北就業,還沒伴,找一夜情後,對方都習慣一再邀約,破壞了只發生1次的開放性關係原則;而且這種第一次上床就想談交往的實在太誇張,我認為因性交往的關係,通常難以穩定,可是進入8人關係模式,我們每1人都有7個選擇,拿捏的恰恰好,不會有感情問題。假使我對Paul動了情,那是不切實的,之後我會改約其他6人,等念頭散了再約。

Q:這種開放性關係在台灣可行性高嗎?

不可能成功,執行會很辛苦。台灣主流價值觀和道德根深蒂固,不是偷過1次情、搞1次多P就能改變的。我們現在的方式是安全濃縮版,就像我們分處各個工作位階,也會有顧忌,這事如果被知道,一定全毀,所以得低調。8人到底行不行?當然行,只是在台灣還不適合而已。

......
... read more

最新健美運動詳解

以下全為該書節錄,選擇標準為個人喜好而非全書重點,版權仍屬原作者。頁碼依照[增訂版]而非[增訂二版]。

第30頁-體型分類

  • 瘦長型(Ectomorph):細骨骼、窄肩者,想要練大肌肉,組數、次數不能太多;組與組織間要休息稍久(約三分鐘);每餐(尤其練完後)的熱量、蛋白質要增加。其他的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或耗體力活動要減少。
  • 肌肉型(Mesopmorph)
  • 肥胖型(Endomorph):組數、次數要比其他體型者做更多,才能把脂肪練掉。有氧運動一週至少三次,每次三十分鐘以上。飲食低脂、少鹽、無糖。

第35頁

「隨身聽」無法讓肌肉變大

第43頁-暖身與拉筋

「暖身」(Warm-up)
每次開始健身運動之前,要做:
  • 全身性的暖身:跑步機(或腳踏車或暖身操)五到十分鐘
  • 局部性肌肉的暖身:每次鍛鍊一個肌肉部位之前,先做一、兩組輕的動作(15RM或更輕)
「拉筋伸展」(Stretch)
增加肌肉的柔軟度與伸展度,時機為:
  1. 全身性暖身之後
  2. 局部性暖身之後
  3. 全部課程練完之後(又稱緩和動作Warm-down)

第67頁

最安全保險的減脂(減重)速度是:每星期約減掉你體重的百分之一

第379頁

努力「壓過腿」的朋友,常常誇讚它卻能增強男性的各項「功能」。

第385頁

「Sissy Squat」筆者實在想不出什麼好的中文譯名,只好暫時音譯為「西西式深蹲」
......
... read more

魯班尺

從長度判吉凶
長度:公分 (或使用Google進行單位換算)
結果:
雖然魯班尺的吉凶論定一般是指家宅、傢俱之用,不過既然傳藝中心舉人宅正門牆上也有相同的東西,我想就不用那麼計較了,人生也不是用長度定論的。(註:華人用的捲尺除了魯班尺的吉凶論定之外,也有量陰宅、祖先牌位之用的丁蘭尺,詳見參考資料
個人小意見:在中文中多以「陰」字開頭的性器官應該不適合用魯班尺的吉凶判斷標準。......
... read more

罰娼不罰嫖 大法官釋憲違法

TVBS 2009/11/7 12:08:38
對於現行法律,只罰娼妓不罰嫖客的法令,大法官做出解釋,認為這條法令,違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宣布違憲,2年內法條會失效。至於站壁的流鶯當街拉客,還是屬於違法範圍,為公娼發聲的日日春協會相當高興,也希望能更明令維護性工作者的人權。

大法官的解釋文,讓日日春協會的工作人員相當激動,爭了10幾年的性工作除罪化,終於有了正面回應。

日日春協會執行長鍾君竺:「接2個客人就夠,然後把錢,拿去買魚餵貓的性工作者,為什麼在廢娼之後開始酗酒,到現在已經搞的整個人癱瘓。」

生病、被債務逼迫,性工作者面對的不只是經濟困境,也多了社會觀感給的壓力,大法官解釋,認為在室內從事性交易,娼妓跟嫖客,不罰嫖客只罰娼妓,違反憲法人人平等的原則,法條在兩年內將失效。簡單說,以後在室內從事雙方同意的性交易不違法,但是站壁當街拉客的流鶯還是要罰。

內政部長江宜樺:「我們可能要考慮,是不是要設置專區,或是給予合法的執照,不管怎麼樣,不會再有單罰一方的現象存在。」

原本被忽略的社會問題,現在行政機關得作出明確的規範,怎麼預防性犯罪,要不要設立紅燈區全面規劃,都在2年內得作出配套措施。
......
... read more

接受度

無法忍受社會的低接受度的我(們),其實接受度也不夠高的吧。

精液吐司po網 生遭退學
也曾裸屁飆車 同學抱屈:太嚴重了吧
2009年07月24日蘋果日報

【劉智維、郭睿誠╱連線報導】原就讀實踐大學觀光系一年級學生駱學凱,上學期拍攝同學《吃吐司抹精液》影片貼上網引起轟動,校方日前以「有損校譽」為由,對駱生做出最嚴厲的退學處分,另名吃精學生則被記大過一次。

其實我並不反對組織以[有損組織的名譽]為由,撤銷成員於該組織的身分。不過....

但本月初學期結束後,駱學凱遲未收到成績單,經詢問才知道遭退學。實踐大學高雄校區生活輔導組長張俊哲表示,校方經兩次校務會議,本月一日將駱學凱依「校內外言行失檢,嚴重損及校譽」,做出勒令退學處分。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說,學生事務依大學自治原則,處分權屬校方權責。

這個比較有趣,當事人並沒有被主動通知自己被退學,也許有行政程序可以抗議。(當然也可能是被收信系統判為垃圾郵件)
聽說之前有某名校學生作弊,但授課教師是事後以零分計,而非依校規當場沒收考卷,因而被該生的法律系朋友搞的灰頭土臉,最後還是依考卷上的內容給了該作弊生不屬於他的分數。這個事件雖然跟駱學凱的事件不同,不過從行政程序上來擾亂學校也許也不錯--當然這樣的復仇行為一般不被認為有什麼建設性。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教授郭麗安則說:「學生還是該認清好玩與低級的差別,不該因好玩而忘了該遵守的最低限度。」

最令我傷心的是這一段,郭麗安就是幫熱線那本[親愛的爸媽,我是同志]寫序的教授啊....我很喜歡那篇序的呢。
除了撰文中試圖忽視「好玩與低級」本來就不衝突,而且都是主觀意識之外,我非常討厭類似的事件中,意見表達者是在不必要的地方以「學生」做為主詞。雖然這個部份很可能跟記者訪問的前後文句有關係(甚至可能是記者自己自以為沒有扭曲原意的拼湊),不過沒有解釋何謂「最低限度」也讓我很傷心--社會規範的最低限度通常是指法律,但我相信郭教授這裡指的其實是社會接受度與觀感而非規範。
......
... read more

有些事情你被騙了快20年

如果連此文都直接盡信的話也太蠢了。

1、從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的唯一建築物是長城
歐洲航天局官方網站04年展示一幅衛星拍攝的據稱是「中國長城」的太空照片,引起了包括中國科學家在內的國際上眾多專家的質疑。歐航局之後發佈更正,確認原照片中被誤認作長城的帶狀物其實是「一條流入密雲水庫的河流」。
中國科學院一科研團隊去年完成的一項研究進一步確認:太空中肉眼無法看到長城,只有達到一定空間分辨率的衛星遙感才能獲得長城影像。即使在通視條件極佳情況下,常人能看到十米大小的物體,形成平面「形覺」的極限距離約三十六公里,遠低於一般公認為距地一百公里為起點的太空高度。而長城寬度基本為兩米左右,除大的關隘城樓外,一般城台(烽火台)寬度也僅五至六米,由此可以斷定,太空人在太空不可能僅憑肉眼就能看到長城。


2、幾個科學家小時候的故事
牛頓和蘋果的故事——關於牛頓和他的蘋果是伏爾泰編的,據說他是聽牛頓的侄女說的,當然牛頓的所有手稿裡沒提到那只蘋果。
愛因斯坦同學和小凳子的故事——愛因斯坦小時候成績還行,就是有點偏科,幹嘛非說人家小時候傻呢……
華盛頓和櫻桃樹的故事——華盛頓和他老爸的櫻桃樹是某美國出版商製造出來的兒童文學……


3、瓦特看見水壺燒開產生靈感發明蒸汽機
蒸汽機在瓦特出生前有,他只不過改良了而已……


4、菠菜富含鐵元素
菠菜鐵元素確實比其他蔬菜高那麼一點點,關鍵是當初科學家點錯小數點,所以才有了大力水手的動畫片。


5、兔子應該吃胡蘿蔔
養過兔子的都知道,兔子根本就不愛吃胡蘿蔔。


6、魚翅燕窩營養豐富
居然真的會有人相信鯊魚鰭和鳥口水有什麼營養價值……燕窩除了鳥口水之外,或者還有半消化狀態的魚蝦,實際營養不如粉條和木耳!


7、懷孕不能養貓,有弓型蟲
只要去寵物醫院做次排蟲測試就成,醫生為圖省事說的,不只是貓、豬牛羊等觸類都能感染弓型蟲。而且比例上來講比貓不知道高多少……而且貓一生也只感染一次弓型蟲。絕大多數感染過弓型蟲的人一輩子都沒養過貓。


8、鋰電池前三次充電要滿12小時
以前的電池是需要充分充電,用來激活,現在都是鋰電池了,是不需要這樣做的。


9、電視電影裡常見的,某B社會「專家」拿根手指蘸掉白色粉末嘗嘗就知道是毒品
如果真這樣做……那是找死,純度越高死的越快。


10、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靈感
原話是「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靈感,但這1%的靈感遠遠比99%的汗水重要」。


11、老師常用『吾生有崖,而知無崖』教育我們要好好讀書
其實……原文是「吾生有崖,而知無崖,以有崖求無崖,殆哉矣」……完全相反。


12、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吃消炎藥可以治感冒
感冒藥並不能清除感冒病毒,只是緩解了咳嗽、鼻塞等症狀。


13、1999年7月……恐怖大王從天而降
這個不用證明了吧……


14、「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是泰戈爾大師寫的
是張小嫻女士的傑作。


15、解放黑奴是美國內戰的起因
美國內戰的根本原因在於南方和北方有著不同的經濟體系。當南方希望他們的農產品有個自由市場時,北方各州則要求為正在興起的本地工業產品實施保護關稅措施。於是1860到61年的冬天,南部各州退出聯邦,這不是因為他們害怕新任總統林肯會禁止蓄奴,而是因為林肯的整個政治主張都是為北方的利益效勞,即使在新開發區也是北方優先,南方各州因而擔憂,不久後他們在表決時就會完全處於劣勢了。


16、太晚吃飯並不健康,而且會使人發胖?
如果是這樣的話,地中海地區的人就慘了。並沒有證據指出,吃飽飽會讓人睡不好,也沒有人可以證明晚6點以後才吃進去的熱量特別容易讓人發胖,飲食習慣很重要,這才是正確的觀念。


17、愛斯基摩人傳統上是住在圓頂的冰屋裡
我們俗稱的愛斯基摩人比較喜歡別人以他們自己的名字「因努特人」來稱呼他們。撇開這一點不談的話,他們以前通常也是住在小屋和帳篷裡的,只有當他們在冰上打獵的期間需要過夜時,他們才會建造圓頂冰屋。


18、塑膠比木材衛生
科學實驗證明,木頭上會致病的細菌,如沙門桿菌或是大腸桿菌,很快就會死亡了,然而塑膠籃表面的細菌反而可以存活下來,甚至有一部分還會繼續繁殖呢!


19、夢境只會持續幾秒鐘
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研究睡眠的專家相信每個夢都只維持幾秒鐘而已,即使做夢的人覺得好像做了一個長夢。事實上,人們在打個小盹時常常都像是讀了一本長篇小說一樣。不過現在我們已經確定,有些夢可以有30分鐘這麼長。接近清晨時做的夢,通常會比剛入睡時做的夢來得長。此外,每個人都會做夢─即使他自己根本什麼也不記得。


20、哥倫布時代的人仍然相信地球是一塊平面
15世紀時只要受過點教育的人,或者隨便一名水手,都不再有人會認為地球是一塊平面了。哥倫布西行航向印度的計畫,一開始會到處碰壁找不到資助,完全是因為別的理由。因為當時哥倫布算出的地球圓周只有2萬8千公里,然而葡萄牙國王的顧問群卻推算到4萬公里─事實上這是相對符合實際的數據。此外,可能他的態度舉止,還有經濟贊助的要求,都讓人沒什麼好感。


21、馬站著睡覺
馬是可以站著睡,但是如果牠們感覺安全,而且地方寬裕,那麼牠們倒是很樂於躺下來睡的。養馬專家可是說得信誓旦旦,一群馬或是一個馬廄裡面,絕對不會所有的馬都同時躺下來睡的,永遠都會有一隻站著而且守衛著!


22、只有天才才能把肖像畫得讓觀者覺得一直被盯著看
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看《蒙娜麗莎》,她看起來就像直視著觀者的眼睛一樣。可是這裡面並沒有什麼魔法,而且也不需要像達文西這麼天才才能畫出這種效果。基本上這只是個很簡單的把戲:將畫中人的一隻眼睛畫在一條把整幅畫垂直平分的直線上即可。


23、非洲的最南端就是好望角
非洲最南端的點是厄加勒斯角(Kap Agulhas,意為「針角」),它位於好望角東邊大約150公里處,而且還要再往南延伸差不多65公里。狄亞斯(Bartholomeu Diaz)在1488年成為第一個繞過這兩個岬角的人,當時他說了一句話:「波濤洶湧的岬角。」但他所指的還有測量的是哪一個角,我們並不清楚。不論如何,對航海的人而言,好望角是一個很明顯的陸標;好望角的名字應該是葡萄牙國王取的,他希望當時就可以找出一條通往印度的海路。


24、過酸的食物會造成胃穿孔?
對於想阻止小孩食用太多汽水和其他亂七八糟甜食但卻束手無策的家長而言,這是個很常用的恐怖童話。人類的胃裡本來就含有消化食物的胃酸,因此我們的胃並不會因為酸性物質而受到傷害。


25、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
大家平常在用的阿拉伯數字,是哪一國人發明的呢?答案不是阿拉伯人喔,是印度人!我們所謂的阿拉伯數字,是西元10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從印度引進的,後來歐洲人在14世紀的時候從阿拉伯人那邊學到了0到9的數字寫法,取代了羅馬字母,而大家也就把這些數字稱為是「阿拉伯數字」。


2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其實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民可,則使由之;不可,則使知之。
人民能做的事,由他們去做;不能做的事,要讓他們知道不能做的原因。古代沒標點害人啊……


27、梁山伯與祝英台
——文學創作果然是神奇的……梁山伯其實是明朝的清官……,祝英台南北朝魏國的女俠……兩朝代相差700多年,只是被埋的近而已……還有種說法是,埋梁的時候那地裡挖到祝的碑,就埋一起,冥婚??


28、陳世美、楊家將
楊業就一個兒子,楊延昭,也就是俗稱的楊六郎。所謂楊家七個兒子是假的。
陳世美的朝代比包公早很多,是個非常好的清官,得罪了權貴被傳成了一個負心漢遭後世唾罵。(可憐的人)陳世美不是負心郎
包拯從未當宰相。


29、空城計
三國演義裡周瑜被諸葛亮氣得吐血而死是羅貫中胡扯的,原因在於羅屢試不第並遷怒於某周瑜的後人,故在書裡意淫洩憤。事實上現在周瑜的族人還有族譜,證實此說純粹造謠。
諸葛亮根本沒做這回事,但是據說曹操曾有類似演出,引易中天一句話,難道司馬懿那麼蠢不會叫個弓箭手把諸葛亮射下來嗎?

30、李時珍畫像(一慈眉善目老爺爺)
其實是現代畫家根據李時珍遺物意淫的,據考證李時珍相貌兇惡滿臉絡腮鬍身材魁梧大概和張飛李逵差不多形象……


31、以德報怨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以德報怨,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了,人們通常理解的「以德報怨」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孔老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齒也要往肚子裡吞,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
但事實上,我們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當初,也萬萬沒想到原來在孔子這句「以德報怨」的後邊還跟著另外一段話,什麼話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看完以後,幡然醒悟,原來我們都被某個斷章取義的孔子FANS給玩了一把!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孔子的一個弟子問他說:師傅,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說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拿起板磚扁他!看!就因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話,剛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現在這個溫婉的受氣包形象。


32、無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民間諺語聯對
原來,這句來自民間的諺語本來應該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這本來是個很好的句子,裡邊充分運用了對仗。顯示出了一份陽剛有力的氣魄,一個胸懷坦蕩的男人形象就躍然於紙上,可惜勞動人民口耳相傳的這一句話,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謂的學高八斗的「君子」嘴裡就變了個味。為什麼呢?這要從古時候文人的習性說起,在這副對聯式的諺語裡,「度」為仄聲字,犯了孤平,念著彆扭,很容易讀為平聲字「毒」,那些對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學者們某天吃飽了沒事兒干,便發揮他們的專長自做主張,把這句改為「無毒不丈夫」了


3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
要說起這句話,大半的憤青都會告訴你,這話的意思是說:「天地殘暴不仁,把萬物都當成低賤的豬狗來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謂聖人們也沒兩樣,還不是把我們老百姓也當成豬狗不如的東西!」
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說,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


34、綜合維他命有益健康?
不少營養專家提醒大家,維他命不是多吃多補,所以不要去吃單劑補充品,如維他命E、鈣片等,但每天可以吃一顆綜合維他命,安全又實際。
不過,現在卻又有專家警告,連每天吃一顆綜合維他命都可能出問題。
因為,某些綜合維他命裡的維生素、礦物質劑量,高到超過了安全值,而且愈來愈多研究也指出,高劑量的維他命對健康及預防疾病沒好處,反而會增加某些疾病的風險。
例如,最近幾個國外大型研究指出,血液中維生素A濃度高的人,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比較高。另外有研究發現,攝取過量維生素A,會增加2倍的骨折風險。而且,我們攝取的維生素A會累積在體內,不像水溶性維生素(如B群、C)能隨尿液排出體外。


35、重要資料要燒錄到光碟裡面就安心了
一般人以為光碟片燒錄的資料可以放永久,其實不然,一般的光碟片頂多只有20年壽命,特殊的高價片才可能達數十年,若無好好保存,幾年內也會出問題,dvd燒錄片的壽命則更低,很差的燒錄片可能不到一年,光碟片上的染料就會稍微變質,使得資料發生錯誤。


36、喝酒可以禦寒,雪地遇難時要趕快拿酒來喝
喝酒是不能禦寒的。不只不能禦寒,反而還是造成失溫的元兇。酒一入肚,最先造成的是微血管擴張,體內血液大量湧入身體表層,是這一段期間讓我們覺得全身溫暖(並且滿臉通紅),可惜這只是表象,隨著血液從體內深處循環到表層,體內溫度也快速從深層流到體表散失。
如果喝酒過量,大腦的中樞神經還會進一步喪失功能,不只思考力、行動力會失控,連體溫調節功能也可能停擺。失溫情況無法改善,導致最後無維持體溫而喪生。


如果連此文都直接盡信的話也太蠢了。......
... read more

被誤會的藝術

(躺在床上睡不著所以來發這篇,可是實在是沒什麼耐心把想說的都打完。但還是決定「發表」這亂亂地沒什麼整理的思緒)

話說我刻意沒有使用「音樂」這個標籤,是因為這個部落格的東西幾乎都跟音樂有關。

abay的個板看到雨狗的[我最喜歡的當代藝術家]一文。一如往常地,容易被與性做相關聯想的東西總是會被一些人謾罵。

前幾天才跟大鬍子學長聊到,太多人總是覺得藝術和性慾不能有任何關聯,但明明真能說出藝術是什麼的人卻又少之又少。(是不是說的能夠讓眾人信服是另一回事,重點是大多數人甚至無法擬出一個能讓自己聽懂的講法)

音樂也是一樣的,我很「訝異」我看到那篇文的回應裡有這樣的文字:

我可以承認這是一種藝術。
畢竟每個不同的民族,都有其對藝術不同的認知,以及觀感。
但我絕對不承認這是一種音樂、一種樂器。
廣義來說,音樂、樂器應該是具有節奏、旋律的。
狹義來說,音樂、樂器應該是能讓人心境轉變(或激動、或平靜)的聲音。

由這種『樂器』(怎麼看,我都覺得那只是一根麥克風)所奏出的『音樂』,要旋律沒旋律、要節奏沒節奏。
如果閣下這篇是意在Kuso的話,那您成功了。
但如果不是的話,那我想你這是在侮辱音樂、侮辱樂器。

就算是音域最單調的口簧,最起碼也還能讓人聽得懂它的節奏。
就算是構造最簡單的樂器,樹葉(其實只要是片狀的都可以),也都可以吹奏出基本的旋律。

你這是什麼?音樂?
那可以請你把它的音符、節拍寫出來嗎?

不知所謂!
他到底知不知道他的第二行和第三行有著可笑的牴觸!!??而那個「狹義」本身就包含了他發這篇心得的情境,相比之下那個「廣義」的範圍居然只侷限在節奏和旋律,就跟以為作業系統只有DOS和Windows一樣--我都不知道這兩個定義哪個範圍比較廣了呢。

重點是,我們既然假設作者本身有意識到這個作品會帶給大多數人明顯的性暗示(原諒我認為這個刺激太小),那麼其實去確認「作者是不是譁眾取寵」應該只是一個步驟,重點是我們在這個作品中、在我們假設的作者的立場中、在我們原本的想法中、在別人的想法中能夠帶來什麼讓自己覺得無悔的時間消耗。

我很喜歡F.I.R有一首[The Legend 傳說...](怕被告,請自己找),因為其實我(們)並不知道他在念什麼,卻因為他的語調和音樂而直接預設他應該是在講一個很英雄主義的故事。但是我知道如果他的詞其實是在講一個笑話的話,英聽不好的我們仍會有同樣的感覺--我相信F.I.R知道這點,所以我認定那首曲子的重點並不在於演講詞的故事內容本身,而是在突顯「我們對於語言本身的感性感受其實非常薄弱」。
我想大多數人不會同意我這個陰謀論的說法,不過這個論點可以很容易的在[趕羚羊草枝擺]和[草泥馬]這兩首中發現。這兩首會被大多數人貼上「歌曲」標籤的作品,不就是被當作通俗藝術被看待的嗎?......
... read more

立場

[錄音學的建構與實務]的期末作業,原本十題都要寫的,後來董老師又寄信說寫五題就好了,總之我的答案如下:

1. 錄音工業涉入的是聽覺連續運動,
a.您能儘其所能的詳述所有有關這部份的序列結構嗎?(從發聲體振動開始到聲響再次的由揚聲器振膜結束為止.)
b.聽覺是自主的嗎?麥克風與人耳的差異在那?並請寫出您對聽覺的看法

Ans:
a. 發聲體震動引發與其接觸之介質(包含空氣以及其他與發聲體有直接接觸之物體)震動,此震動傳導至收音器(麥克風)以及與收音器接觸之物體,引發收音器內部之感應裝置(振膜)震動。若單考慮空氣之震動,則此部分之能量傳遞係為動能轉為壓力波後再轉為動能。
假設收音器為常見之麥克風,則收音器之振膜震動將引發另一感應裝置(線圈或是帶電板)之電量變化,此為將動能轉為電能。
來自不同收音器之電能訊號可能經過一系列依電學原理設計之效果器與混音器後,被轉換為數位訊號並再以數位方式做後製處理,此數位資料可能以不同形式如硬碟、CD、磁帶儲存。
播放器具將數位訊號依設定再度轉換為類比訊號,訊號強度可能需要放大器輔助,而後傳至揚聲器,揚聲器再利用電學原理(如麥克風之電荷變化)使振膜震動。

b. 聽覺並不完全自主,我們可以刻意去聆聽某個聲源,但卻無法刻意去忽略某個聲源。(聲源的忽略並不是我們能夠自主的部分)。
若單獨將人耳獨立於聽覺神經之外(即只包含耳殼、耳道、股膜、三小聽骨),則其與麥克風並無材質以外的不同(雖然我們可能不會將風罩或是折射板視為麥克風的一部分),同樣都受到外在因素影響收音效果,並且會隨著時間而耗損。
聽覺包含耳朵的收音、神經傳導以及思考,不應被以"人耳"一詞涵括。




2.錄音工業在人工技術部份,大量的由電學串構起整個龐大結構,您能精確的畫出聲音訊號流程圖(從聲波振動開始到儲存設備結束為止)、及麥克風(dynamic
comdenser) 混音器的電路圖。

Ans: 電路圖耶,我不覺得老師畫的出來。



3.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錄音歷史中,您是以什麼樣的角度切入觀看錄音的歷史,請寫出您的觀察,我們能夠從您的角度中得到任何有益於人類聽覺進步的歷史嗎?

Ans: 錄音器具以發明家的虛榮心而起,以工具與媒介的形式存在於世人眼中,以"有趣的研究題材"的姿態存在於參與者以及喜愛的人們心中。
"歷史"是無法得到的。



4.在藝術上"模仿""複製"是項危險的訊息,那麼為什麼這兩樣因素成為音樂系學生的基本通則,請寫出您的觀察。或是這題目本身就不成立呢?那麼為什麼音樂這項藝術特別強調師承呢?
甚至眾多聆賞著是從cd中確認音樂家的地位?

Ans: "模仿"與"複製"並不只存在於音樂系裡,也不只是藝術學習的"必經"過程,而是人由於需要被"認同"而自我選擇的社會化過程,因為若不如此,我們將無法與他人溝通,他人也不容易相信我們所談論的是他們所認知的音樂。事實上,我們相信"自己在創作/再置/欣賞音樂"的這個現象,都與自身對於"音樂"一詞的認知有關,而這樣的認知勢必受到社會化的影響。
音樂並不特別強調師承。



5.錄音應該是音樂的延伸或附件嗎?還是錄音本身具有主體性?那他的主體性應該建立在何處呢?
您是從一個音樂家,錄音師還是觀看者的位置來回答這樣的問題? 您覺得錄音的真實本質在那?

Ans: 由於錄音技術可以用在許多科學領域,故即使以"工具"的角度來看待錄音,他仍與"音樂"不完全相關。錄音自身的主體性因錄音的存在而存在,此言論與我的身分無關。
錄音的真實本質在各自的心裡。


6.專有名詞
Analog/digital AES/EBU Binaural Recording Blumlein ,Alan
Capsule Condenser Microphone Cardiod”Heart-Shaped” Compessor
Dynamic Microphone Equalizer Feedback Frequency Gain
Headroom Limiter Noise On Axis Panpot RCA Plug Reverberation Talkback Microphone XLR LINE IN /MIC IN
Disortion RT60 Phantom power DECCA TREE



7. 請畫出一個德式擺法的樂團編制及寫下您的錄音計劃並對該樂曲的看法 麥克風配置圖…等 曲目馬勒第五

8.音樂廳建築中分為長方型、扇型、及不規則狀請詳述其間的差異性?
您可以畫出您理想中的錄音室嗎? 包含正確尺寸及線路規劃、吸音材質、隔音門的構造、空調的進入、對話機制 ….等.

9.請至少寫出50個以上的聲音形容詞 (音樂術語之外)並寫出立體聲的基本原理及相對應的麥克風技術原理

範例:
形容詞的重覆堆疊對文字來說是累贅的甜膩但對聲音來說卻是難得的渴求
我們能用多少形容詞講述短短10小節的音樂 不是大塊膚淺的 是精密且小心翼翼的話語 不是作曲家賦予的表情記號 而是從文學家演變而來的聲音特徵 。

“無限觀念的起源,恐怕是在某一天的鬆懈之下, 一股淡淡的哀愁滲入了幾何學 就如同那第一次認知的時刻,在本能的沉默之下,一股恐怖的顫慄將其客體的知覺孤立了出來…….開始的時後,為了逃出事物,我們思考; 之後走得太遠 卻是為了迷失在出逃的遺憾中…..就這樣, 我們的概念如同隱藏起來的嘆息,一個接著一個, 而一切思考都成了感嘆, 一種哀樂的聲調淹沒了邏輯的尊嚴。” -E.M.Cioran 蕭沆



10. 請具體批判您對這堂課的看法 包含對教師及對自己

Ans: 想要以文字/言語說服別人,其文句與用詞必須足夠精確,給定的承諾與要求也必須確實且堅定不改,否則即使有再多的專業能力也難以被世人認同。



寄出後黃大哥回信說:「你的答案侮辱到我 不過很好 謝謝指教!」......
... read more

標新立異

驚世駭俗 美女碩士拍百男陽具 - 「反撲物化女性」 還徵千名網友自拍性器
http://0rz.tw/a15aP (壹蘋果網絡)

我想遲早會有朋友轉這個過來,乾脆自己先轉好了
原本是在tt的新聞區上看到的,說實話儼然是個標新立異,也就是個上下交相賊的方式博取讀者的注意-不管是蘋果日報本身還是許小姐。
蘋果很清楚讀者不會因為被拍攝的是男體而有太多注意,於是把焦點移到了「藝術家(她是這麼自稱的)是女性」這個觀點上。

也去看了一下她的無名Blog,即使對於人體拍攝上有下功夫,不過沒什麼令人驚艷的東西(當然這不能作為否定其存在的理由)。
雖然我上報的事件並不怎麼駭人聽聞,真的做過的標新立異的事情也隨時間被遺忘,不過還是能夠抓到一些她的目的-人生體驗:整個活動在她生命中的價值並不會是最後的藝術品本身或是碩士文憑,而是她自身因為此事件而體驗到的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和反應(除了Blog上有些筆戰之外,壹蘋果網絡的下面也有一些大多膚淺但是更能代表大眾的言論)以及外在對於自己的反應所做的省思;而在增加了自身經歷之外,她還為自己創造了名氣。

不過單就這個事件我看不到她哪一點值得欽佩的地方,這還是在一個社會價值的框架之下(again, 這樣的說法並不是要否定事件存在的意義),相比之下我還比較喜歡第二個引用了他Blog文章的人:http://www.wretch.cc/blog/sym818 即使我無法否認這跟性別有關係,但是背景音樂是貝多芬[月光]第一樂章的吉他版這點讓我很是喜歡。

因為無償,所以我應該不會去報名。

好像應該去認識一下應藝所那個大鬍子學長,下次跟信男問問看好了....

批評完了還不認識的人,下次來批一下已經認識的人(們)....
......
... read more

新竹火車站前計程車司機圍毆交大研究生

無從得知真實性,但能得知真實性的事情也許不存在。

原本對於信件(見文末)是由所辦轉寄過來這件事情有點不滿,也對於「拒搭」這種行為感到幼稚。不過反正我們一直都是在動用私刑,所以品行優良的計程車司機也只好一起被我們懲罰。

總之,今天想起了Martin Niemöller的這段話,所以還是決定po這篇:

Als die Nazis die Kommunisten holten,habe ich geschwiegen;ich war ja kein Kommunist.
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

Als sie die Sozialdemokraten einsperrten,habe ich geschwiegen;ich war ja kein Sozialdemokrat.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

Als sie die Gewerkschafter holten,habe ich nicht protestiert;ich war ja kein Gewerkschafter.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不是工會成員,我繼續不說話;

Als sie die Juden holten,habe ich geschwiegen;ich war ja kein Jude.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還是不說話;

Als sie mich holten,gab es keinen mehr, der protestieren konnte.
最後,他們奔向我來,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所辦寄的信件如下:
這是個真實事件,一位手無寸鐵的交大研究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在新竹火車站前遭計程車司機圍毆,由於新竹火車站前的排班計程車司機多為白牌司機,不僅素質低落、漫天喊價,還常滋眾鬧事,且部分司機還前科在案,聚集在火車站一側儼如幫派份子。
為了您的自身安全,並發揚公理正義,請將此信件轉寄給親友,最大目的是防止再有受害人,並希望藉由輿論壓力,促進新竹市建立起優良計程車司機篩選系統,淘汰劣質計程車司機,還給大家安全的大眾交通環境。

事件真實經過
2008年11月2日上午11點10分,一名交大研究生(受害人)騎乘機車搭載其女友至新竹火車站搭車北上,在火車站站前左側近殘障坡道的機車暫停處停車時,遭到計程車司機莊敏泰(車號3R-113)開車攬阻,莊敏泰口出惡言稱因要倒車,要原停在機車暫停處的受害人離開(見附件圖1)。受害人於是將機車移開,莊敏泰下車斥責,受害人於是與莊敏泰發生口角衝突,現場還有一名路人出面勸阻莊敏泰,同樣遭他恐嚇並作勢要打人,一旁其他計程車司機仗著人多於是集結起鬨。
受害人見情勢居於弱勢,於是趕緊連忙道歉,並將機車再移至火車站門口前。,進火車站送其女友搭火車,此時莊敏泰心有不甘,將其計程車開至火車站前堵住受害人出路,並在車內拿球棒作勢要打受害人(見附件圖2)。,受害人於是趕緊逃離火車站騎上摩托車要離開,不料莊敏泰將計程車移至火車站汽機車出口擋住被害人(見附件圖3)。,被害人連忙轉向向火車站汽機車入口加速逃開。
此時卻有四個彪形大漢從計程車休息站衝出,將受還人自機車拖下四人圍住群毆,莊敏泰此時也自計程車下車跑來加入圍毆的行列,形成五個大男人圍毆一名手無寸鐵的學生(見附件圖4)。,且地點為新竹火車站前,現場圍觀群眾超過四十名。
其女友目睹整場經過,自火車站剪票口跑去攔護受害人。在其女友報警的同時,有一名熱心的民眾稱已經找鐵道警察維護,但自始至終鐵道警察都未出現。參與圍毆的計程車司機五人還不斷嗆聲的說叫警察來沒關係啊。然而卻在警察來的一刻參與圍毆的計程車司機一哄而散,莊敏泰留在現場繼續嗆聲。
東門派出所的警察來後受害人與莊敏泰一併前往警察局,負責此案員警不斷勸說受害人和解,受害人提出以五萬元賠償醫藥費、眼鏡損壞、機車損傷與精神賠償。莊敏泰只回覆願意包個紅包三千元意思意思。經警察調閱記錄後發現,莊敏泰已有多項肇事前科,數量高達十幾件。
此人態度傲慢且滋眾造事,若繼續擔任計程車司機恐怕有損市民安危。然偵辦警員卻企圖息事寧人,偵辦此案從頭便多次勸說和解,甚至當受害人至南門醫院就診時,還前往勸說,以「此案上法院也沒用,不如就當場和解,否則有可能會拿不到賠償」為由,一再要受害人盡快結案,並表示當天下午一點市區將舉辦遊行,他的時間很趕。
受害人後請交大教官前來協助處理此事,目前已提出傷害告訴,要求上法院偵辦此案。
莊敏泰等人行徑囂張、目無王法,不但在新竹火車站佔地為王,當天化日之下還於新竹火車站糾眾圍毆,偵辦警察還企圖息事寧人,簡直罔顧小市民人權。

公理何在?
此信件在訴求的公理為下列三項,請大眾評斷是非。
1. 莊敏泰已有多項前科,為何得以擔任屬於服務業的計程車司機?大眾安全何在?主管機關是否篩選過於草率?
2. 在新竹火車站發生計程車司機群起滋事已非單一事件,偵辦警員也口口聲聲向被害人說:「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們也沒辦法,你就自認倒楣吧!」。既然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為何治安單位還任其囂張?治安單位是否管理草率?難道有人被害時只能自認倒楣?還有鐵道警察到底在做什麼?
3. 警員偵辦態度明知誰對誰錯,卻意圖草率了事,被害人被警員告知:「這種事屬於個人糾紛,並不是治安敗壞的問題,你不能都把這件事怪在警察辦事不力啊!」。一個學生在公共場合被計程車司機圍毆竟不是治安的問題?身為人民褓姆的警察公信力何在?這是警察應有的辦案態度嗎?

自身安全
新竹市獲「全國最幸福城市」,小市民卻受委屈無處申冤,只好自助救濟,請大家呼籲親友們來新竹火車站時不要搭乘站前的計程車,受騙事小、危急身家安全事大。希望藉由大眾不要搭乘的具體行動來癱瘓新竹火車站前的惡劣計程車,並促使新竹市建立起優良計程車司機篩選系統。

新竹火車站前的計程車惡名昭彰絕非偶然,網路上有參考資料:
五月天開放討論區
Yahoo!奇摩知識+ :: 新竹的計程車石不跳錶???

如果您來新竹火車站欲搭乘計程車怎麼辦?
選擇合法車行叫車,行車有紀錄有保障,受委屈時有紀錄可循。
僅供參考的新竹市政府網站上的參考資料

再次呼籲,希望藉由大眾不要搭乘的具體行動來癱瘓新竹火車站前的惡劣計程車,唯有直接斷絕生意源頭才能斷絕不法!!
......
... read more

上網徵性伴侶判有罪

坐統聯來新竹時在車上看到新聞【首例 上網徵性伴侶判有罪】,真令人心痛。

自由時報的節錄
檢警原認定,阿森的「徵性伴侶」留言是猥褻文字,檢察官將他依散佈猥褻文字罪起訴,但台北地院審理認為,這段留言不算猥褻,但有「暗示性交易」意涵,改依兒少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9條「散布暗示性交易訊息罪」判他有罪。

影音(直接開啟):http://news.yam.com/view/video.php?m=ttv&v=S20080811-16

這跟六年多前的言論相比,雖然主題其實不同,但實在是形成強烈對比啊:
節錄,原文載於自由時報2002年5月13日
通姦不道德嗎?

有的婚姻允許配偶滿足其同性戀取向,有的婚姻容許配偶「有性無愛」的通姦(如嫖妓),芸芸眾生人間百態,不是每一對夫妻都堅持「性忠貞承諾」與「不對通姦事宜說謊」這兩項要求。

即使有些人認為性忠貞的承諾乃是婚姻的必要道德,但是他們的道德觀點不應該強加於所有人

......
... read more

Re: [認真] 請各位幫我選擇要讀哪所!!

作者: Qubit (人到無求品自高) 看板: sex
標題: Re: [認真] 請各位幫我選擇要讀哪所!!
時間: Sat Aug 9 01:42:32 2008

請容許我稱你一聲 廢渣

不過這麼稱呼你不是因為你考上的學校爛

而是你的思想 就像腦中放了豆腐渣

居然精蟲上腦到用正妹多寡來決定學校?

告訴你 男人推不推得到砲

跟個人有關係 跟環境比較沒關係

就好像厲害的就算情敵眾多也能打敗群雄贏得正妹

就好像清交的阿宅就算轉考去了政大

只有送宵夜修電腦的招式而已

最終還是要被當馱獸當好人

清交的阿宅都只有當好人的資格而已

看看你考上的這些學校尤其是你問這種問題

抱歉...你真的連當馱獸都沒資格

※ 引述《hgfx1234 (冷!)》之銘言:
: 各位大大
: 小弟今天放榜上了這幾所學校
: 南華大學 會計資訊學系 有高中小妹妹可推炮
: 景文大學進修部四技二專 國際貿易系 有漫熟的正妹朋友在那讀說不定可推?
: 實踐大學夜間部 系所尚未選填 去考時看到超多露奶的妹 感覺很好上?
: 希望各位鄉民給我點意見!!!

--
如果你對醫療沒興趣,卻因為自己成績優異,而毅然填醫學系,
那你的心智和智力其實和小孩一樣:"沒有思考能力。" 我沒有酸葡萄心態。
我從不認為成績好有什麼值得驕傲。有太多事情比成績高低還要重要太多。
況且成績好充其量只是證明很會讀書考試。若是很會讀書就代表成就一定高,
那麼世上也就不會有這麼多庸醫了,律師也不會被詐騙集團騙,也不會有教授去信邪教。
如果讀醫學系是你父母的堅決並且主導你去讀,那以上的話正是在批評你父母的迂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5.118.177
推 jeason6638:恩 這篇中肯  08/09 01:44
推 gn771226:簽名檔也中肯  08/09 01:45
推 anotheriori:可以發給教育部長請願。  08/09 01:46
推 TaiwanXDD:幹.....馬大 這個字我居然不會念  08/09 01:49
推 fred7620:馱音同陀  08/09 01:50
→ TaiwanXDD:馱~~~^.<  08/09 01:52
推 JulyEighteen:超中肯  08/09 02:09
推 yulunyeh:馱都不會 連當馱獸的資格都沒有  08/09 02:16
推 h94g41up:你說的話當然都是對的.但我也可以說你說的都是錯的....  08/09 02:19
推 h94g41up:人家發文想耍冷你自己在那邊認真的要命...其實還滿無聊的  08/09 02:21
推 tsioge: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別傻了~孩子 他有他的路阿!  08/09 02:24
噓 bluebluelan:我考上交大不是我的原罪Q_Q  08/09 02:31
推 MlNl5566:你中人家的計囉 啾咪^.<y  08/09 02:46
推 sourbelt:(我都叫我弟廢渣) 中肯文  08/09 07:55
推 babyhater:虛榮是我最愛的原罪  08/09 08:42
推 baft2007168:中肯 簽名檔更中肯  08/09 10:54
推 livefree:我念政大 馬的我連電腦都不會修  08/09 14:59
→ musicnine:112正妹很多 而且很"開放" 不過講真的實踐妹很好上手  08/09 17:44
→ musicnine:如果你長的帥、會打扮,去念實踐,四年完保證搞到得病!  08/09 17:45
推 SMman:推樓上 因為是事實  08/09 21:32
→ sheep0811:簽名黨好中肯!  08/09 22:28

......
... read more

Camille Huang學姊的日記(?),因為覺得很好而拿起吉他來彈唱了
MP3:http://www.box.net/rssdownload/81136019/%E7%94%9F%E6%B4%BB%E7%9A%84%E7%AF%80%E5%A5%8F.mp3

如果 只是伸出雙手
溫柔地翻閱我

也許 嘎然而止的不會是歡笑
而是嚴肅的序言與開端

從第24頁到57頁
文字 表格 文字
然後是讓你咯咯笑的小插畫

翻閱我 於是你知道精裝的外皮不過是種偽裝
半本正經八百的書裡挾帶著半本充數的潔白
像一本字數不夠的碩士論文

在書頁與書頁之間
裝訂錯誤的無心使你微慍
神來一筆的幽默彎曲你的嘴角

翻閱我 於是你無聲地進入我的世界
你的沉默陪伴我的寂寞
在不同的時空裡相濡以沫

翻閱我 否則我將泛黃空洞
......
... read more

不要想用愛情改變人

轉錄自marriage @ PTT,作者M.W
那天在哄小鬼睡覺的時候我想了很多
我以前也是喜歡打電動可以打一整天不吃不喝 看到家裡的髒亂可以視而不見
垃圾沒有正丟進垃圾桶我也會想等等撿好了 吃完了碗筷放在水槽想說等等洗好了
衣服髒了也可以想說等等洗好了
反正我現在正在看電視或是打電動,什麼事情都可以等一下好了

孩子改變了我很多!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成一個很嘮叨的婦人
以前雖然不是說很愛打扮,但是每天一定讓自己穿的整整齊齊
鏡子前照一下沒問題,出門上班。
回到家管你天榻下來,我衣服一脫就是在電腦前面一坐5-6小時。
累了才去洗澡,洗完了上床睡覺 我想到現在還是有很多我的朋友跟我以前一樣

現在一天能夠看到鏡子的時候,大概就是洗澡的時候要看看泡泡有沒有沖乾淨
頭髮一天有梳到一次要偷笑,常常就是抓了隨便一件衣服套了,就準備孩子的東西
就算現在兩個孩子睡著了,我也不是能安心的戴上耳機專心看我的影集
我隨時隨地,都在備戰狀態。

現在看到家裡有人吃完東西不丟掉,冰箱老是堆積如山的未吃完食物
煮了東西鍋子不洗,垃圾桶滿了沒人倒,垃圾桶沒垃圾袋沒人裝,甚至照丟垃圾。
桌上老是一袋沒吃完的食物放在那邊吶涼
我心頭就很煩,我想罵人,可是想想自己收完就好了。
大家都上班很累,我收拾一下是應該的。
可是我怎麼每天每天都收不完,每天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
然後收完這個那個,小孩一哭,我想擦地都不行了。

以前吃飯也是媽媽三催四請,
現在婆婆還在煮菜我就去幫忙,甚至婆婆一忙起來,菜是我炒的。
我看著滿桌的菜,漸漸涼了,卻沒看人下來吃。
心裡面不免嘟囊:「人家辛辛苦苦做的滿桌菜,大家還要用請的!」

我真是對不起我媽!持家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在我單身的時候,我只想到我自己
很多小事情我總是會當成應該,而沒想過在這種應該後面代表的心情
一頓飯而已,媽媽都希望家人可以好好吃到熱熱的菜
大熱天的還要滴著汗,想菜色,想幾人份,想怎麼煮。
也許簡簡單單30分鐘可以弄一桌菜,可是這背後有很多媽媽的心情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有乾淨的衣服穿?不是丟進洗衣機而已,就算是洗衣機,
也要有個人在看電視的時候突然跳起來:「啊!晾衣服!」
我想這個人通常都是媽媽。

我們都曾經被媽媽叫去丟垃圾過,那種突如其來的小工作真的不是什麼大麻煩
但是就是莫名其妙的討厭。
但家裡總是有個人每天要算著垃圾車來的時間,把其他的工作安排好。
在擦地或是看電視的時候,突然:「啊!垃圾車來了!」
我以為,媽媽是天生下來就是應該要做這些事情
對不起!媽!之前做你女兒的時候,我學不會從媽媽的角度看事情

其實我真正想講的現在才開始,
當我從一個沒有知覺的人,開始變成一個嘮叨的婦人
我想起我過去美麗的單身生活,現在變成這樣!我一個人改變了!
老爸這個角色,通常不會改變!
就算改變,也只是一點點,比起母親的角色。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之前有一次跟老公吵架的時候,好像他說了一句話:「你想要改變我嗎?我就是這樣!」
然後我想到一句老話:不要想要用愛情改變一個男人
我心裡面很難過,我告訴他:我不需要你因為愛我而改變!也沒奢望過!
可是,我看了看自己,我變得快要不是我自己了。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這個家!

我開始想起那些老式的連續劇裡面,結婚10多年的丈夫有外遇
告訴自己的髮妻,「你變了!我喜歡以前那個你!」真他媽的王八蛋!
不是愛情改變一個女人,而是對家的愛改變一個女人
當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勢必有重大的改變,夫妻兩個人不可能不改變
如果有一個人變得少,那另一個人勢必變得多。

想想,如果你回家看到垃圾到處都是,果蠅滿天飛,廚房碗筷堆積如山
請問一下:你會怎麼做
1.動手洗起來
2.當作沒看到
3.叫媽媽來洗
4.叫老婆來罵

我想我身邊幾乎99%未婚的男女,選項都是2吧
只有那生了小孩的女性,會自己動手,邊洗還邊罵!

X的,
你以為我愛洗,你以為我愛整理垃圾
你以為我愛倒垃圾,你以為我愛擦地,愛洗衣服!
你以為我不喜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吃零食
你以為我不喜歡在電腦前面打電動

X的!
你以為我愛帶小孩子出門,你知道那有多辛苦
你以為我愛幫小孩子收頭收尾,
你以為我愛在廚房熱的要死忙一下午煮東西
你以為我不愛跟小孩子玩一玩,發現他大便或是想睡覺就找一個人來搞定。

X的!
你以為我真的愛念、愛生氣、愛擺臭臉嗎?

如果沒有小孩,我管你們去死!
東西不是我吃的、鍋子不是我煮的、垃圾桶滿了反正有人會倒 當作沒看見就好了!
我偶爾大發慈悲做做家事還有人會稱讚我,現在我做的要死,還覺得怎麼做不完!

那天,我只是簡單的跟老公抱怨了一下,
他竟然跟我說:「你不想做就不要做!又沒人一定要你做!」
親愛的老公,我知道這是氣話,雖然我不爽但是我沒有不願意
但是難道你不能感謝一下我的改變嗎?

感謝一下
你以前美麗自信在事業上一帆風順的老婆
願意為你兩個兒子,變成癡肥嘮叨還不太會煮菜但認真在學的歐巴桑

你以前什麼家事都懶得做,跟你一樣只顧著打電動、玩樂的老婆
願意為你兩個兒子,變成蓬頭垢面、衣著邋遢的婦人家

你以前成堆的朋友、成天跑pub、ktv、成天玩樂的老婆
願意為你兩個兒子,近三年沒進電影院,在家裡連DVD都看不完的醜女

我覺得女人一輩子最痴心妄想的事情就是希望男人會自己想到很多事情
那是八輩子燒好香才嫁得到的男人性格,我不會說沒有,因為我大姨丈就是這種性格
當我訂婚的那天,有個習俗是說要由好命的女性長輩來牽新娘
我大阿姨無疑的就是最好人選,他們三個小孩,最小的都高中了
我大姨丈,據我媽說,到現在每天下班回家都還會特別的進廚房問我阿姨
「水某!今天有辛苦嗎?」
儘管我大阿姨都會回說:
「煩咧!不要在這邊擋路!快去洗澡臭死了」

他們數十年如一日!這麼久的婚姻,只有一次嚴重的爭執,是為了孩子的管教方式!
現在想起來真是感動得都要哭了!
每個我娘家的人都會笑說我大姨丈怕老婆 可是 我大阿姨什麼決定都聽她老公的。

我真的不希望我老公為了我改變,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這世界上,除了自己的小孩,沒有人會為了另一個人而改變
看到很多女孩子談戀愛都說自己為對方改變了很多
放屁!那是本身對愛表達的方式。當分手之後還持續做,那才是真的改變
我才不相信半夜會心甘情願幫男友煮泡麵,回自己家裡,會每天進廚房幫媽做菜!

是的!我的確還是痴心妄想,明知道那是妄想
我還是妄想著我老公有天被雷擊中,突然想到可以分擔些什麼
那不是幫我分擔,而是為了小孩而分擔
我知道上班辛苦上班忙,所以我願意在我老公睡著的時候帶著小鬼出去玩
還不想讓我老公擔心我是不是不情願,有時候要裝得很開心
老公醒著的時候,他想坐在電腦前面,就讓他去
我把這個有兩個小鬼在的家庭目前可以喘息的空間跟時間,給了老公。

我多希望有天我老公可以跟我說:「你去打電動!我陪這兩個!」
雖然我一定不會跑去打電動,就算地已經擦完、衣服洗完、家裡都整理完,
我寧願陪著老公、兩個孩子。看著老公跟兩個孩子玩在一起是很幸福的!
可以將所有不愉快的事情通通忘記。

如果你還不是人家的老婆、老公,
請你多替你家那個莫名其妙生了你,為你放棄美好日子不過,為你做牛做馬的爹娘想想
一句:「你辛苦了」 可以讓他們爽很久很久!
光是今天看到垃圾桶被人(應該是我老公)套了垃圾袋 我心裡面有多爽

==========================================================================

獻給所有已經做人老木的女人,母親節快樂
即使未來可能會有很多死小鬼會透過你兒子問候你!

這篇文章我發表在我的BLOG 我老公看過之後,他開始會幫我帶小孩了!
其實男人很直線的,有很多時候,你希望他幹嘛直接講就好了!
不用累積到自己滿肚子大便之後,一次拉在男人頭上

--

囧rz 囧rz 囧rz

我兒子扮鬼臉就是這模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10.232


推 it855407:頭推~                                                 05/03 02:09
推 hwwang:大推! 05/03 02:17
推 ntusnoopy:推~推~推~ 所有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 05/03 02:17
推 splh:推~媽媽辛苦了~想到今天我刷鍋子時,老公在沙發上睡覺,還嫌我 05/03 02:23
→ splh:洗得太大聲(第二次這樣了)我就說不然你來洗.他就乖乖不說話了 05/03 02:24
推 issues:說出大家的心聲阿 05/03 02:26
推 drama:推!難得看到寫得這麼詳盡又把心情描述這麼貼切的苦水文XD 05/03 02:25
→ sweetest:其實我是想寫給男人看的 哈哈.... 05/03 02:36
推 cfhuang:推~~平實卻很動人 05/03 05:20
推 fanttaa:叫男人做家事不必東想西想,直接講就是了...... 05/03 07:03
推 miriam1108:大推!!(≧<>≦) 05/03 09:41
推 catcallnia:大推推推推推推~~~ 寫的太好了!!! 05/03 09:50
推 gossan:大推!!!! 05/03 10:07
推 nydia888:你寫的太棒了!女兒和妻子、母親的角色,真的不同! 05/03 10:18
推 reneeimply:一定要叫老公作家事,不然家庭主婦都累死,何況職業婦女 05/03 11:36
推 Jerr:大推 深刻的心情~ 05/03 11:45
推 bushiwo:看了真的好感動喔!推~~~ 05/03 11:59
推 february24:推!! 不要只賺P幣, 拿這篇去賺新台幣啦!! 05/03 14:03
推 kaiy:大推大推!!! 太中肯了! 05/03 14:22
推 yylane:好感動喔,完全寫出我現在的心聲 05/03 14:23
推 colatea:太中肯了Q_Q 可以借我轉貼到blog上嗎?我會註明出處作者的 05/03 14:41
→ sweetest:請幫我把作者改成M.W,並把BLOG網址EMAIL給我即可 謝謝 05/03 15:36
推 colatea:ok 謝謝原po 05/03 18:14
推 jiunn:看了好想哭... 05/03 20:18
推 DinaFox:推可以m起來放了XD 05/03 20:36
推 CHUANx2:不m起來嗎? 05/03 21:41
推 isisis:推~~ 05/03 22:30
推 Joxz:推~ 寫的真好! 05/04 00:56
推 yysunday:真慚愧 我知道我錯了 以後我會對我媽跟老婆好一點.. 05/04 10:15
推 apple32988:大推阿 05/04 11:33
推 femto:好棒的文~~~~~~~~~ 05/04 12:23
推 SINGINGCAT:看了快哭了 05/04 12:43
推 gzth:看了很感動...辛苦了...媽媽們... 05/04 12:44
※ 編輯: sweetest 來自: 220.141.10.232 (05/04 13:02)
→ sweetest:把髒話修改掉,謝謝版主的提醒 05/04 13:02
推 catx3:推~ 當人別人老婆媳婦之後,我更感謝我的母親.... 05/04 17:40
推 yy0908:我也想借轉 可以嗎 好想跟我同學分享你的中肯文~~ 05/04 21:10
推 allfar:想借轉可以嗎 ?謝謝 05/04 21:20
推 CHRiyo:真是超好文的 05/04 21:36
推 monicalu:推 當媽媽真的很辛苦 05/04 21:52
→ sweetest:要轉貼都沒問題,請將作者改成M.W,網址mail給我即可 05/04 22:07
→ sweetest:謝謝各位的厚愛...我只是講出大家辛苦的心情而已 05/04 22:08
推 ameliemomo:可以去投稿了 在母親節當天看到報紙附刊一定更有感覺 05/04 23:46
→ sweetest:髒話太多不敢投稿,而且已經公開發表在PTT不能投稿.. 05/05 02:56
→ RChandler:也推 當媽媽真的很辛苦XD 05/05 05:01
推 orangequeens:太棒了 心有戚戚焉 這是我的心情阿 05/05 11:57
→ pscnet:寫的好,我給我男同事看,他居然說:這樣女生沒結婚準備 05/06 10:28
→ pscnet:最好不要進入婚姻,TMD,難怪到現在還沒女朋友,呿~~~ 05/06 10:29
→ sweetest:你可以問他,那你覺得男生要做什麼婚前的心理準備 05/06 13:31
→ sweetest:另外,我的確想聽聽看板上的男人說說看他們準備的心情 05/06 13:31
推 firn:令人激動的文章,好文 05/06 21:40
推 chening:好文阿~~~ 05/07 22:18
推 u6bj6:不能投稿真可惜啊!最日常生活的敘述引起的共鳴效益應該很大 05/08 13:15
→ u6bj6:我現在腦袋裡全是果蠅營營飛跟水槽碗筷的味道,媽我對不起你 05/08 13:16
推 joupey:男人也淚推啊 05/09 16:21
推 arox11:推好文 05/24 21:01
......
... read more

Don McLean - American Pie


本文引用自odyssey2001"American Pie"不是派,是道憤怒拼盤


Don McLean對六○年代的悲觀看法與尖銳批判不一定人人認同,但作為一個價值觀明確的社會觀察者,他用了非常富聯想力的詞句,唱出心底最沉痛的聲音,光是其中的原創與反省精神,便值得樂迷尊敬了。

1969年追隨民謠傳奇大師Pete Seeger參與哈德遜河環保運動的經驗,讓Don McLean的創作才華被民謠前輩賞識,進而開始灌錄唱片。1971年10月發行的《American Pie》是Don McLean的第二張專輯,揮別前一年首張專輯《Tapestry》因為發行公司無力宣傳帶來的鬱悶,更換新東家後的這張專輯一夕之間將26歲的Don McLean推向樂壇頂峰,與專輯同名的主打歌"American Pie"和獻給畫家梵谷的"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迅速傳遍全球,成為Don McLean創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歌曲。

這兩首歌的觀點一溫柔一嚴厲,"Vincent"以憐惜畫家梵谷的曲高合寡來抒發自己知音難尋的創作心情,由於旋律優美,經常被商業廣告所採用;"American Pie"則嚴詞批判美國社會與文化在變遷年代中的各種妥協與敗壞,堪稱是一首用心良苦的史詩民謠。

雖然"American Pie"裡的評論鏗鏘有力,但是Don McLean也刻意避免直接點名道姓,而是採用諸多比喻及隱喻來傳達想法,其用字遣詞足以顯現McLean的文學功力。

從"American Pie"單曲發行以來,外界便開始自行解讀歌詞的涵義,但從來沒有獲得Don McLean本人的證實。現在最普遍的看法是認為"American Pie"是獻給23歲就死於墜機意外的搖滾先驅Buddy Holly(與其同機身亡的尚有The Big Bopper和剛剛以"La Bamba"紅遍全球的17歲拉丁歌手Ritchie Valens),對於這點,Don McLean倒也沒有否認。

六○年代的美國處境困窘,對外因為陷入美蘇冷戰、古巴危機、越戰等國際糾紛而灰頭土臉,對內則為黑人民權運動、兩性平權運動,以及學生運動疲於奔命,動盪的國內外局勢讓美國民眾身心俱疲,難怪Don McLean格外懷念起美好的五○年代。


Don McLean的偶像Buddy Holly外表斯文,多才多藝,他生前創作的知名作品不少,現在大都已經變成五○年代的象徵歌曲,譬如"Everyday"和"Peggy Sue Got Married",Holly在1959年2月3日清晨意外過世時,McLean還是個利用晨間送報打工的13歲青少年,正沉醉於音樂世界中,期待有天自己的樂團能夠在舞會中為大家演唱,讓大家隨音樂起舞。"American Pie"完成於1970年前後,剛剛揮別紛擾的六○年代,距離Holly過世大約十年。

筆者第一次聽這首歌時年紀還小,還不懂Don McLean在唱些什麼,國中時比較聽懂了,覺得McLean真是個苦口婆心的傢伙,在他看來,五○年代的美好時光早已隨著Buddy Holly的過世而煙消雲散(他一再強調Holly過世那一天就是音樂死亡之日),六○年代的林林種種都令他感到幻滅與失望。

從"American Pie"的歌詞中,可以約略歸納出McLean對六○年代的幾點感懷:

【浪漫的死亡】六○年代自由主義思潮盛行,基於解除既有的社會禁制、打破團體間與兩性間的權力支配,許多舊有的傳統被以「意識型態」之名加以區隔,並予以解放,「性解放」是重要風潮之一,重視承諾與專一的愛情觀不再是主流。

【純真的死亡】六○年代的搖滾樂從單曲走向長篇化與概念化,不再是讓人歡樂和舞蹈的3分鐘音樂,有的專輯與歌曲注入了革命左傾的思想、有的激發迷幻嗑藥的耽溺、有的助長暴力與邪惡的橫行;音樂會不再是凝聚「愛」與「和平」的場合,反而成為傳播藥物與暴行的罪惡淵藪。

【理想的死亡】民謠前輩與樂團(指Bob Dylan、The Byrds合唱團)背棄民謠原音,分別投向搖滾與鄉村音樂的懷抱,甚至坐擁桂冠,浪得虛名,令Don McLean感到不齒。

【信念的死亡】最後一個循善為政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與胞弟羅勃.甘迺迪先後於1963年及68年遇刺身亡,黑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也於1968年遇刺,在喪鐘頻敲的六○年代,人們顯然遺忘了宗教、神、愛與和平等信念,成為漂流外太空的孤獨靈魂(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太空船載著3位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

Don McLean對六○年代的悲觀看法與尖銳批判不一定人人認同,但作為一個價值觀明確的社會觀察者,他用了非常富聯想力的詞句,唱出心底最沉痛的聲音,光是其中的原創與反省精神,便值得樂迷尊敬了。



American Pie by Don McLean



A long long time ago
I can still remember
How that music used to make me smile
And I knew if I had my chance
That I could make those people dance
And maybe they'd be happy for a while
But February made me shiver
with every paper I'd deliver
Bad news on the doorstep
I couldn't take one more step
I can't remember if I cried
When I read about his widowed bride
But something touched me deep inside
The day the music died
So...

*Bye, bye Miss American Pie
Drove my Chevy to the levee but the levee was dry
Them good ole boys were drinking whiskey and rye
Singing this'll be the day that I die
This'll be the day that I die

Did you write the book of love
And do you have faith in God above
If the Bible tells you so?
Now do you believe in rock and roll?
Can music save your mortal soul?
And can you teach me how to dance real slow?

Well, I know that you're in love with him
'cause I saw you dancing in the gym
You both kicked off your shoes
Man, I dig those rhythm and blues
I was a lonely teenage broncing buck
With a pink carnation and a pickup truck
But I knew I was out of luck
The day the music died
I started singing(*)

Now, for ten years we've been on our own
And moss grows fat on a rolling stone
But that's not how it used to be
When the jester sang for the king and queen
In a coat he borrowed from James Dean
And a voice that came from you and me
Oh and while the king was looking down
The jester stole his thorny crown
The courtroom was adjourned
No verdict was returned
And while Lenin read a book on Marx
The quartet practiced in the park
And we sang dirges in the dark
The day the music died
We were singing(*)

Helter skelter in a summer swelter
The birds flew off with a fallout shelter
Eight miles high and falling fast
Landed foul on the grass
The players tried for a forward pass
With the jester on the sidelines in a cast
Now the half-time air was sweet perfume
While sergeants played a marching tune
We all got up to dance
Oh, but we never got the chance
'Cause the players tried to take the field
The marching band refused to yield
Do you recall what was revealed
The day the music died?
We started singing(*)

Oh, and there we were all in one place
A generation lost in space
With no time left to start again
So come on Jack be nimble, Jack be quick
Jack Flash sat on a candlestick
'Cause fire is the devil's only friend
And as I watched him on the stage
My hands were clenched in fists of rage
No angel born in hell
Could break that Satan's spell
And as the flames climbed high into the night
To light the sacrificial rite
I saw Satan laughing with delight
The day the music died
He was singing(*)

I met a girl who sang the blues
And I asked her for some happy news
But she just smiled and turned away
I went down to the sacred store
Where I'd heard the music years before
But the man there said the music wouldn't play
And in the streets the children screamed
The lovers cried, and the poets dreamed
But not a word was spoken
The church bells all were broken
And the three men I admire most
the Father, Son, and the Holy Ghost
They caught the last train for the coast
The day the music died
And they were singing(*)
......
... read more

與偷車賊的訪談

作者: Gunshop (世羅新視野) 看板: TaichungBun
標題: [分享] 與偷車賊的訪談
時間: Tue May 6 17:50:49 2008

聽說光是一廣周邊每天平均就有好幾部機車被偷,在此拿當兵時的見聞出來分享:
----------------------------------------------------------------------------
因為職務的關係,全營所有新進弟兄都會先經過我的訪談。

不過新進弟兄數量太過龐大,所以普遍性的訪談我都自行省略,只剩下有前科紀錄及
狀況特殊的弟兄才需要訪談。

前幾天這梯新兵應該是我接的最後一梯了,所以又突然認真了起來。

其中有一位是機車偷竊前科的,和他聊了特別久。

基於職業道德,他的隱私在此略過,只提一些關於偷車技術性的資訊。

他是學修機車的,對於機車結構了解,所以理所當然會偷。

下手的方式是用砂輪機自製開鎖工具,或者用一般的機車鑰匙也有一定的成功機率。

詳細的訪談(其實有點像是請益 XD)整理為幾個問題:

1. 機車上大鎖有用嗎?
答:有用。

因為像他們這種非集團性的偷車個體戶,行竊時間都在晚上、下手地點都在暗巷或停車場
或無監視器的場所。機車上了大鎖,則需要油壓破壞剪或者更高段的開鎖技巧。


2. 既然機車大鎖難開、機車鑰匙孔好開,那為什麼機車廠商不直接把機車所設計得難開
一點就好了?
答:不知道。
(後來想到:如果原廠的機車鑰匙鎖設計得更難開,那在學修機車的時候一樣會學到這種
鎖的開法,所以是一樣的意思。)


3. 機車紋身(烙印)有用嗎?
答:有用。機車烙印後銷贓困難,所以幾乎不會想偷。

如果真的要偷的話,頂多是偷排煙管或化油器之類零件。

零件銷贓管道大多是朋友之外的朋友(外行人)吹噓兜售。


4. 有些人自費在行李箱加裝暗鎖,有用嗎?
答:沒用。
機車鑰匙鎖破解後如果發現該車有暗鎖,解決方法有二:
1. 用開機車鑰匙鎖同樣的方式把行李箱的鑰匙孔打開。
2. 或者把機車前殼拆下(只需拆下幾顆螺絲釘即可),把暗鎖的電路接上。

在詳細的訪談之後,我利用職權帶他到停車場,要他當場示範偷車技巧。

我隨手指了幾台機車(其中包括我的)。他聲稱如果手邊有那把自製工具來偷車的話,
一台機車不用一分鐘。

我拿自己的機車鑰匙給他,要求他實地示範。一開始他有點猶豫,後來似乎認真試了不同
年份廠牌的幾台車,卻都沒有成功。

這部份研判可能原因有三:
1. 剛犯案緩刑不久,至今心裡仍有陰影,影響偷車技巧。
2. 對部隊及本人不信任,故意裝作打不開。
3. 如同他說詞所言,我的鑰匙少了萬用開鎖工具的某幾個特殊刻痕,並且長度也不夠。

總結和偷車賊的談話可以發現:
警方不斷宣導機車上大鎖和車身零件烙印,的確是有道理的。

如果把偷車賊粗略的分為專業竊車集團與這種修車學徒型的業餘偷車賊這二種,

那麼前者幾乎無法防範;

而後者卻可以藉著警方宣導的這兩項措施,有效防範自己的愛車失竊。

(本文作於 2007.08.14)

--

http://www.wretch.cc/blog/Gunsho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0.236.9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