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無套內射的產物

前言

這是要請熱線轉交性別多元教育意見書,也在此再次呼籲有能力到下一場公聽會現場(7/29,花蓮啟智學校行政大樓)的朋友們一齊到現場聲援,不要讓之前的慘狀再現。

本文的任何部分,同志友善者均可隨意選用。但請注意,明天公聽會的結束也只是戰役的開始....

一、適齡問題: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念高中、大學

儘管現在大學的錄取率非常高,但並不表示每個孩子都願意成為大學生,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大多是有唸高中、大學的人,而忽略了其他國中畢業後就沒有繼續升學的孩子。如果性別平等教育有任何一個部分被從中小學抽離,是不是表示那些沒有唸高中,以及中輟而沒念完國中的孩子,就沒有機會學習與認識到「同性戀不是不正常的」這件事?

而在文憑主義盛行的現今,有多少孩子是自願的不去就讀中學?在場的大家沒有看到的是那些為了生存而必須中輟以幫忙家計的孩子、那些因為身體的殘缺-不管是視障、聽障、肢障-而難以求學的孩子,還有一些因為已經走偏而必須進入感化體系的孩子。如果這些孩子不知道同性戀是正常的,那麼在這個報章雜誌老愛在首頁刊登屍體和裸體的社會,是否就會發生我們所害怕的歧視、騷擾、霸凌等行為?

性別平等教育跟微積分不一樣,微積分不是生活中的必須,但性別議題卻在生活中無所不在,義務教育又是我們唯一能夠讓每個孩子都獲得的教育。試問:義務教育之所以是義務教育,不就表示我們必須把所有每個人都應學會的東西,都放在裏頭嗎?那麼,生活中必須要有的性別平等意識,就當然也必須被放入義務教育之中。


二、性別與政治

如果大家還是覺得性傾向的議題對於中小學的孩子太過艱難,而難以有正確的判斷,那麼我想請大家思考一下:我們是甚麼時候開始教育孩子「甚麼是政治」?

男生跟女生分別在17與15歲就可以訂婚,但是要到20歲以後才有投票權。也就是說,我們根本就認為性別認同的年齡比投票權還要早。而詭異的是,在國小的教材裡就有國家組成、政黨政治這些東西,許多家長也常試著灌輸孩子「應該要選某某政黨才對」。如果我們認為中小學的孩子不能談論性別議題,為什麼卻從未指責那些在孩子前談論政治的行為呢?

在場的各位不一定都為人父母,但一定是為人子女的。請各位想像一下,如果你與自己的父母有著不同的政治立場,你會不會試著避免談論這件事?當父母試著把自己的政治立場灌輸給你的時候,你是否會覺得不被認同?而再回想自己還是中小學生的時候,是不是又亟需要父母的認同?性別認同也是一樣的,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性別氣質或是性傾向與父母想要的不一樣,那心中的惶恐,不但增加了親子之間的距離,也降低了孩子的自信。說得更直接一點:這破壞了孩子心靈的健全發展。

性別平等教育的脈絡下,家長還是可以不喜歡同志,但卻不應阻止孩子認識同志。家長還是可以表達自己「希望孩子是異性戀」的願景,但也應該明白:最後還是要由孩子自己摸索、認知。我不知道同志到底是不是天生的,但:如果同志是天生的,那麼「不接受同志的孩子」就等於「生了女兒卻要他裝成男生」;如果同志不是天生的,那麼「不允許孩子成為同志」就等於「只准孩子當醫生,而不讓他去當律師」。


三、從兩性平等導出性向平等

男性與女性,在兩性平等的脈絡下,只有生理上的不同。所以我們不會要求女性要學會站著小便,也不會要求男性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我們也努力地消除過去「男生讀理工、女生唸社會」的死板框架。我們試圖營造:男性與女性都有平等求學的權利、平等就業的權利、平等表達意見的權利。在這個理念下,我們為什麼卻不認同「男性跟女性都有平等愛上女性的權利」?


四、家長的學習(待延伸)

在場的大家都已經知道,因為許多教師也對性別議題還不夠了解,這三本給教師的參考資料,目的之一正是要教師去學習性別議題。而既然受過教育專業訓練的老師們,都可能對性別議題不甚了解了,那麼沒有受過「當父母的專業訓練」的家長們,也很有可能對於性別議題並不夠了解。


五、性教育的認知

由於常坐公車的緣故,我常常在公車上聽到中學生的談話,其中有一次是坐在我附近的三個中學女孩,討論著她們的朋友為了男友多次墮胎的事情。雖然聊天的幾位女孩彼此之間都了解墮胎對於身體的傷害,但她們討論的那位朋友卻不是如此。

有些家長老師擔心教材中關於性交的部分會間接鼓勵孩子從事性交。對此,我必須說:在正規教育的教科書之中,還有介紹毒品呢,但我們可曾懷疑那樣的教材會鼓勵孩子吸毒?

面對青少年性交的比例大幅提升,我們知道的是:孩子們早在我們告訴他們之前,就已經知道了「甚麼是性交」。我們必須先接受這個事實,才能夠告訴他們「過早性交可能造成傷害」。而當孩子真的瞞著我們偷偷從事性交時,如果我們連安全性行為的觀念都沒有教,就會再有孩子以為喝可樂可以殺精、打肚子可以墮胎、保險套戴兩個會更安全這些荒謬卻真實發生過多次的事情。


六、針對教材的建議

(一)《認識同志》第35頁倒數第二行:「有些同志伴侶間,會協議在伴侶關係之外,容許跟他人發生性關係...」是對性開放者的刻板印象,而忽略了「換妻俱樂部」這個異性戀組織。因此,請將開放式關係改納入《性別好好教》中。

(二)承前,「換妻俱樂部」有通姦罪的問題,學生也有可能追問。因此也請將刑法第245條第二項「經伴侶同意的通姦,是無罪的」這個法律規定納入教材中。另外,鑑於全世界只剩下台灣、北韓和回教國家還有通姦罪,也請將「通姦除罪化」的爭議一併納入。

......
... read more

唇槍舌戰

後續公聽會資訊(7/26(二)@北教大;7/29(五)@花蓮啟智學校)
中部場部分,請參考Seven的現場實記(場外暴動部分)
也可用e-mail表態支持

儘管標語大多是「反教材」,但反對陣營表現出來的卻是「反同志」。當真愛聯盟面對「同志亡國」的言論卻無所表示,就已經說明了他們口中的「愛同志」只是幌子。
恐同者試圖營造「全世界都反教材」的假象,於是我們必須凸顯「接受同志才是已成熟的必然潮流」。Please Fight Back together!


總之,請所有能參加後續場次(7/26(二)@北教大;7/29(五)@花蓮啟智學校)的朋友們,一齊前往參與,就算不能成為主力,也為同在場外的夥伴們加油打氣(我方人數還是明顯較少),相信場內的戰場也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意志。
如果不能前往,也請轉寄相關訊息給還不知道的朋友們(特別是圈外的!)。並請寄信/致電給相關單位、民意代表、立委,信件或言談內容不需太多思考或執著於論理,有行動、有表態最重要(十次60分的宣傳,比一次90分的宣傳有用)


如果您願意參加,請務必參考相關文章,並盡可能攜帶標語(可印製大字「支持」、「平等」等字樣於A4紙,再放入硬殼的資料夾中以便高舉),並勿忘飲水及雨具。
若聽到請回應
我是老師/家長沒有孩子要你這樣的老師/家長
你(們)不懂教育你(們)不懂同志
我就是搞教育的
你(們)沒資格說話你沒資格判斷
你沒資格當老師/家長
你沒資格談真愛
你該接受治療變得跟你一樣被仇恨充滿嗎?
你們不會生小孩我也不想生出你這樣的小孩
誰跟你說我沒小孩
尊重同志但不應教所以你尊重女性但不提兩性平等
噁心/骯髒你爸玩無套內射才噁心
(如果對方是家長)你跟你老婆/老公玩無套內射才噁心
你們這群暴民比不上你
同志遊行都會招致颱風你怎麼知道不是因為學生放暑假而招致颱風
教育會讓小孩變成同志看不起同志的才會說這種話
我就是看不起同性戀難怪你的小孩看不起你
同性戀都有愛滋你是說厲珍妮有愛滋嗎?還是「走出埃及」已經找到治療愛滋的方法
同性戀都該去死霸凌就是你這種人引起的
殺我啊,無知
(請不要使用笨蛋、白癡、智障這類的言語,會有公然侮辱罪的問題)
同性戀不生小孩,國家會滅亡神父/和尚尼姑也不生小孩啊,你的意思是應該禁止基督教/佛教嗎?
神父也不生小孩啊,人類滅亡了嗎?
所以現在是要逼神父們還俗了嗎?
聖經說同性戀有罪長老教會說沒有
聖經還說女人不能講話
聖經還鼓吹奴隸
上帝不會喜歡你們這樣難道上帝喜歡充滿仇恨的你
咒罵式的髒話你們的神都教你這些嗎?
中學教性知識太早你要孩子以為接吻就會懷孕嗎?
你要孩子做愛之後還以為喝可樂可以殺精嗎?
未經證實不應教那歷史課就不用上了,演化論跟基因學也不用教了
未達共識不能教『教材中不能有同志』這件事就沒有共識
禁止我們進入的惡法應廢除歧視同志的惡行惡狀更應廢除
我沒有歧視那你為何怕孩子是同志?
真愛聯盟不是宗教團體沒錯,因為真愛聯盟根本就不是團體--只有齊明一個人
同性戀是不自然的你穿衣服也很違反自然啊
未成年不應談性那你就連政治也不要讓他碰好了


請注意,以上是拿來對付「暴民」的,所以力求簡短、使用誇示語氣而可能被以長篇反擊,平常時請勿直接使用前開無助於溝通的言論。而在本次活動之餘,平常應也可思考若是遇到這些仇恨言論,自己會如何反應?(可參照:ABC製作的﹤同志父母在餐廳被歧視﹥)若您有聽聞其他很難聽的話語,也歡迎分享(建議加註「這是聽來的」,不然可能會激怒其他網友XD)
如果遇到願意溝通的(請試著與「裝作願意溝通」區分),請盡量不要使用仇恨言論,但也可先試想些技巧,以下拋磚引玉:
  • 同時遇到「反教材」和「反同志」的,請呼籲前者去「教育」後者(前者不見得真的愛同志,但或許可藉由凸顯其矛盾而拖住之);
  • 「不要再用「聽說」的來塑造同志的形象,除了今天這種場合外,你可曾真的跟夠多的同志相處/認識過?」
  • 「如果不是認為同志跟異性戀平等,為什麼會害怕教育讓孩子變成同志?」(這個很可能會被以「種族延續」回應,即請再以「神父也不生小孩」做比喻)
  • 把陳進興、陳水扁的犯罪,還有老虎伍茲、柯林頓的性醜聞搬出來(這些可能被以「那些是少數」回應,即請再說「同志相關新聞也只是讓大眾看到少數,而大眾就被誤導了」)
  • 異性戀的朋友們(或其他願意偽裝成異性戀的)請表態自己是異性戀,並加註「同志大多對我很好,也未有逾矩舉動」
  • 當然也可以搬出一些名人,像是蔡康永、林懷民、白先勇、陳克華、吳季剛、瑞奇馬汀、女神卡卡(說「Lady Gaga」他們不一定聽得懂)、巴黎市長、柏林市長、香奈兒和凡迪的設計師,以及支持同志的名人如張惠妹、李安、歐巴馬、長老教會

後記:本文也歡迎轉載,不過由於語氣大多欠佳,希望能加註說明「只是吵架時的權宜之計」--畢竟我們依舊希望被瞭解,而不是製造更大的對立

......
... read more

反對同性戀,人生就輕鬆多了

如果否認同志,我們就:
打開電視不能看《康熙來了》,因為蔡康永是gay;
欣賞藝文不能看[雲門舞集],因為林懷民是gay;
對抗憂鬱症不知如何求救,不能看《晚安憂鬱》,因為許佑生是gay;
很多崑曲也不能看,因為白先勇是gay;
去台北榮總也要小心,因為陳克華醫師是gay;
跟藝術賞析的書也有一半不能看,因為蔣勳是gay;
選婚紗更要小心別汙穢了婚姻的神聖性,因為吳季剛是gay....

外國的部分:

不能聽瑞奇馬汀女神卡卡
不能看《慾望城市》,因為飾演米蘭達的演員Cynthia Nixon是gay;
不能去冰島,因為總理是gay;
不能去法國首都巴黎和德國首都柏林,因為這兩位市長都是gay;
不能買香奈兒(Chanel)和凡迪(Fendi),因為設計師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也是gay...

也不能支持那些支持同志的人,因為他們會幫同志說話,所以:
不能看《臥虎藏龍》和《綠巨人浩克》,因為李安還拍了《斷背山》和《喜宴》;
不能聽容祖兒、蕭亞軒、周慧、阿雅、熊黛林、蔡卓妍、SHE、信、光良、范瑋琪、張惠妹
不能看有小甜甜、納豆、于美人的節目和廣告;
不能去美國,因為歐巴馬支持同志
不能看NBA,因為罵同志的言語會被罰十萬美金
還得反對基督教長老教會,因為他們居然說:「經文,雖然常被用來譴責同性戀,今日聖經學者大都認為這種引用是錯誤或難以令人信服的詮釋。」

只要把同志排除在世界之外,世界就小多了,視野也小多了,人生就輕鬆多了。

近日相關連結

其他我個人想到的

  • 不要再用「聽說」的來塑造同志的形象,請用自己的眼睛「看」在場這些活生生的同志。
  • 真愛聯盟口口聲聲說愛同志,但面對同志的仇恨言論卻充耳不聞!
  • 同性戀縱算真可「矯正」,應該仍可用存活者偏差來解讀。
  • 同志不是議題,而是你周遭活生生的人。
    (改自蔡康永的「同性戀,並不是受傷不會痛的抽象名詞,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呀!」)
  • 如果「同性戀都有愛滋」,就表示「走出埃及」的那些前同志們都有愛滋;而如果他們「現在」沒有愛滋,就表示厲珍妮女士的廣告行為其實是在宣稱療效。
  • 為防被搬出新聞報導來說「同志亡國」之類的理論,我們也要準備把老虎伍茲和柯林頓拖下水。像是國外在倡導同性婚姻時曾經用過這樣的文宣:
    當然也得視情況強調「你們說換妻俱樂部只是異性戀中的少數,那憑甚麼認為被新聞報導的同志就是多數?」

後記

本文主要是提供一些言論發表的靈感,有些詞語其實是刻意的用的不正確,比方說:同志≠同性戀;而以"gay"泛稱「同性戀」也有同於他/她之爭的問題。但由於本次性平教育的戰役並非以此部分為重點,故不於本文中討論。

第一段文中提到的均是當事人已明示或默示承認的例子,至於其他曾被懷疑但未經考證的(如李白、杜甫、屈原、鄭板橋、王力宏、嚴凱泰、吳青峰...等人),並非本文重點。

......
... read more

我的夢想

雖然今天好像該念書,不過趁著許佑生老師的男色異想世界部落格破百萬人次,我的賀詞被跟何春蕤和卡維波兩位老師的列在同一頁裡,還是來打鐵趁熱一下好了。

昨天心血來潮找了五月天的〈我〉出來聽,那時會一看到這首歌就忘不掉,是因為轉台時意外瞄到MV最後寫著「有夢最美,真的嗎?」這對當時生活中只有吉他和音樂的我來說,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

但「當頭棒喝」對當時無知而幼稚的我來說,就只是個「『莫名』的驚嚇」,並沒有意識到要怎麼辦。性向測驗中每個領域都差不多的我,依舊是乖乖地考了大學,一切就像國小時就嚷嚷著地一般,也想著或許就會這麼一路念到博士。幸好大三時看到了交大音樂所招生海報中的「音樂科技組」,放棄在資工系的直升機會,破釜沉舟地考上了--那是我第一次覺得是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決定。

廿多歲請朋友幫我破處後,我喜歡上性愛。曾經反對婚前性行為的我,有段時間變得不理解為何有人會反對性開放。儘管現在已修正為「尊重每個人對性交的價值觀」,我還是希望能以性愛做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且與大家分享。

今天意外看到很喜歡的男優KONG的Facebook帳號(其實是粉絲開的;我跟他同名也只是巧合),點了幾張他的照片之後,就不敢再看下去了,因為會勾起我想起我所嚮往的生活--以音樂跟性為主軸,可以玩團或是當DJ,偶爾編曲或創作;兼職在雜交趴場工作,接些model或是拍片的機會(當然,拍片前一兩天得忍精不射);認識新朋友時可以從電子商務聊到語言學和文創,如果能當場來上一砲更好--但那樣的生活在台灣還不太可能。

我當然考慮過出國達成這樣的夢想,也查過各國性產業的狀況以及演員的專業性問題,算是準備好要去日本發展。但隨著我接觸同志遊行、認識越來越多有在跑社運的朋友們,我發現我沒法忍受台灣這個現況持續下去。

我拖到22歲才進入同志圈,這幾年來認識了好多高中時就出櫃的弟弟妹妹們,說實話我很羨慕他們能夠這麼早認知自己,以及勇敢面對外界的壓力。但其實比我更晚、甚或還沒進入圈子的也大有人在,有些躲在電腦背後,有些在公園徘徊,有些甚至還以為全世界只有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在接觸到其他的同志之前,我曾經騷擾過異性戀,並且長達一年。很慶幸那位朋友並沒有對我提告,希望他也沒有因此而討厭同性戀,但我一直沒機會跟他好好道歉,我想告訴他:我希望不會再有人成為像當初的我那樣的「噁心的同性戀」。

令人厭惡的是我的騷擾行為,而不是因為我是同性戀。半年來吵得沸沸揚揚的「同志議題納入中小學性平教育」,除了因為「國中是最後的義務教育階段,而我們不能保證所有人都會念高中」之外,我更想告訴那些恐同的人們:如果討厭「噁心的同性戀」,那就更應該支持同志教育--因為我當時的行徑正是源自於我從小到大都不知道「我是同志」這件事情可以向誰求助,以致於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我那些『其他男同學們也在做的行為』是一種騷擾」,而這並不是單純「加強對問題學生的發現與輔導」就可以解決的。

我會出櫃,我會站出來,我會連在教會學校校內都把彩虹旗別在背包上,是為了讓那些沒出櫃的人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知道有管道可以協助自己,知道有人可以幫助他不要成為像當初的我那樣的「噁心的同性戀」。這是我在現實生活中的第一步。

而我不擅長人際,也不擅長控制情緒,因此我想我也不適合站在群眾運動的最前線--那除了需要極大的抗壓性外,還需要許多的策略運用與臨場反應能力。當我想起自己有另一個專長是「鑽牛角尖」,就覺得法律是下一個選擇,於是「以法律知識作為同運的幕後人力」就成為我的目標。

家父曾多次問我為何不考「科技法律研究所」或是「學士後法律學系」,我的回答則是「跟大一的當同學,對這些『未來的法界人士』才能有更大的影響力」。而有著「比同學們大七屆」的差距,讓我也很是緊張,特別是在怕我身兼同性戀和性開放者的雙重身分,會造成他們認為「同性戀都很亂」的不當連結或刻板印象。幸好開學沒多久,系主任就在課堂上表態自己贊成通姦除罪化,我也就順水推舟地在班上「推廣」了一些性/別意識。

畢竟是沒能跟班上的同學們混熟,其實不確定上學期末正式出櫃後,是否有讓原本恐同的同學跟學長姐們更願意接觸同志議題。不過至少,原本就不排斥的朋友們,有因為我的出現而更意識到一些問題的存在了。我很慶幸至少達成了「被看見」這個目標--儘管這只是開始。

目前計畫:

  • 接下來一年先暫停法律系的學籍,回去交大把碩士結束;
  • 考上專利師或四等司法人員之前,年年轉到不同的學校唸法律系;
  • 工作穩定後再正式投入社運的幕後工作(在那之前也會參與,只是可能不便跟大家一同開例行會);
  • 經濟無虞後再試著站出來搞一些事件,如抗爭、釋憲,如果資金充足,就投入性產業;
  • 或許會有學校願意找我去當講師開通識課,就可回到學校繼續影響未來的主人翁們。

......
... read more